ID: 23940626

3.1.3开花与结果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006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学,3.1.3,开花,结果,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课题 《开花和结果》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三节内容。此前,学生已学习种子萌发、植株生长,本节是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延续与深化,更是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基础,为后续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筑牢根基,在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包括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主题(四)的“学业要求”,建议通过绘图或模型等形式呈现花的结构以及花与果实在发育上的联系。同时,学习主题(七)重要概念9.1也强调了选择恰当的材料,设计并制作模型,直观的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提升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解剖和观察花,总结花各部分的结构和作用,渗透结构功能观。难点是微观抽象的受精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组织学生制作双受精模型,描述受精过程。花和果实、种子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是本节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花与果实、种子之间的联系,绘制子房与果实关系的概念图。 学习者分析 学生此前已学习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对植物生长过程有初步了解,知道绿色植物能由小长大,但对于植物如何繁殖后代、花与果实种子间的联系认知不足。花的结构是新知识起点,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植物知识,引导其理解花各部分对繁殖的重要性。花朵的艳丽色彩和多样形态易激发学生兴趣。可利用这一点,通过展示奇花异草图片、讲述有趣的植物繁殖故事等,让学生对开花结果现象充满好奇。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教学中要多采用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保持学生学习热情。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其科学探究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花结构、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形成间的逻辑关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初中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像花的结构通过观察实物、图片能较好掌握,但受精过程微观抽象,需借助动画、模型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花粉管萌发、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等过程,以促进抽象思维发展。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让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尝试说出与之相对应的功能,辨别出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雌蕊和雄蕊,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阅读教材文字,说出传粉的概念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解剖花,学生能够认识花的各个结构。重点观察子房的结构,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制作花的结构模型,培养观察、分析、自学能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态度责任: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进而激发爱护植物的情感,树立保护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意识。 学习评价设计 小组合作解剖百合花,将花的各结构一一对应贴在导学案上,根据结构和功能辨别出花最重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展示传粉的概念,学生结合概念和教材文字描述,说出传粉的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 节 一 :花的结构 教师活动1 【引入新课】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水果--蜜桔、苹果等,提出问题:这些水果的形成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板书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出示学习目标 一、花的结构 【视频导入】“非遗绒花”视频片段。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瑰宝。古代每逢重要节庆,人们都会佩戴绒花,寓意吉祥如意。它不仅是精美的饰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情感与美好期许 。2007 - 2008年间,其制作工艺先后被列入江苏省和南京市非遗名录。 为了让绒花完美复刻鲜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