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两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联考 2025.9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陶寺城址规模宏大,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末期城址中最大的一座。城内发现了祭祀区、宫殿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及排列有序、规格差别明显的墓地。这说明当时( ) A. 城市建设规范有序 B. 区域文化交流加强 C. 早期文明曙光显现 D. 尚未出现贫富分化 2.宋朝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海外贸易非常繁荣,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亦十分密切。这反映了宋朝(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民族政权对峙 C. 君主专制加强 D. 经济重心南移 3.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边疆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契丹、突厥、吐蕃、南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原来的边防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唐代在边疆战略要地( ) A. 推行郡县制 B. 普遍设置节度使 C. 实行推恩令 D. 大量增设转运使 4.棉花的商品贸易中心曾经主要集中在以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产棉大国的亚洲大陆。17世纪之后的两百年,欧洲通过棉花整合了全球资源,棉花的种植和生产方式、地点都发生了剧烈变化,最后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将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建立起“棉花帝国”。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换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C.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 D.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5.北魏民众许愿祈福,于造像的同时在石壁上留下了大量的发愿文字。如《佛弟子惠奴造像记》言:“弟子惠奴将父平安到京,愿愿从心,所求如愿。”这可以印证,北魏时期( ) A. 儒学地位受到动摇 B. 佛教徒吸收儒家观念 C. 佛教徒的功利追求 D. 北方战乱的社会背景 6.“承旨诸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是对何时哪一官职的描述( ) A. 宋朝枢密使 B. 元朝平章政事 C. 明朝内阁阁臣 D. 清朝军机大臣 7.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如图是一幅民国初年的中国青年婚礼照片,有关其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中国已出现西方新式婚礼 ②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 ③传统婚礼遭到普遍抵制 ④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9.下表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论述。这些论断( ) 论述 出处和发表时间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9) 没有贫农阶级(照绅士的话说,没有“痞子”),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3) A. 强调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B. 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C.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适应了民族战争发展的需要 10.下图是1951年新中国发行的宣传画《多生产!多捐献!》,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 社会主义建设稳步推进 B. 国家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C.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 国民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