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1238

5 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8826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大自然,语言,课件,23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学习 目 标 1.字音字形 萌( )发 piān( )然 ( )声匿迹 连翘( ) 风雪载( )途 草长( )莺飞 2.词语积累 (1) _____: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文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2) _____: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竺可桢 知识链接 自主学习一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哪些重要性?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法要求:速读课文,在原文中进行准确的标注。 学法要求:独立思考2分钟后,小组交流疑难,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析说明思路。 2、第1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找出标志性词语。 3、课文第7-10段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自主学习二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简析说明思路。 请简析说明思路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2、第1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找出标志性词语。 主要 次要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顺序,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逻辑严密,所以不能颠倒。 3、课文第7-10段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纬度差异影响物候 越往北桃花开的越迟 经度差异影响物候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高下差异影响物候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古今差异影响物候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物候现象差异 1、说明事理有许多的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例子,说说其作用。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合作探究 学法要求:小组合作交流3分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第6-10段总体上来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5、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判断说明方法 这首诗说明了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拓展延伸 联系本文的物候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 积累农谚 谢 谢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