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2606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1961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开学,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距今约5000年浙江良渚、约4300年陕西石峁、约4000年山西陶寺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存在内城及较大面积外城、宫殿、祭坛、墓葬等建筑,这些文化遗存可印证这一时代( ) A.中国大地邦国林立 B.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C.政权神权不断融合 D.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2.如表所示是不同史籍对汉末、魏晋南北朝的相关记载。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 史料 史料出处 夏侯惇于建安中“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士,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 《三国志·魏书》 两淮屯田士兵五万,“溉田二万顷” 《晋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诏:“六镇、云中,河西及关内六郡,各修水田,通梁滚溉。” 《魏书·高祖纪下》 A.江南灌溉技术成熟 B.生产技术南北交流 C.形成农业技术体系 D.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3.《资治通鉴》载,中大通元年(529年),南梁重臣陈庆之出使北魏后,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中华文明得以继承和发展 B.北方门阀政治盛行 C.华夷有别的心理空前强化 D.南方文化日趋没落 4.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采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双方分工明确 D.手工业技术父子相承 5.从明清史籍中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江南地区《陶朱公致富奇书》等商人书,《布经》等工艺书逐渐成为民间的普及性读物,许多人读书也并非为了获取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做准备。这可用以说明( ) A.工商业经营面临抑商政策的挑战 B.八股取士削弱了科举制的功能 C.精英群体积极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D.社会发展为择业提供更多选择 6.1912年1月5日,清廷发布谕令,要求赵尔巽等地方督抚及各王公等将私有财产尽力购置国债票,“务宜仰念时艰,竭诚图报,以纾朝廷宵肝之忧”。这一谕令颁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末新政推行受阻 B.南北议和的失败 C.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D.地方势力的崛起 7.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建之初,郑观应就向李鸿章递上呈文,要求“酌给十五年或十年之限,饬行通商各口,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而且要对该局产品“准免厘捐并酌减税项”。经李鸿章上奏,清廷批准了这些要求。这反映了( ) A.民族工业抵制了外资侵略 B.洋务企业的近代化色彩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 D.清廷调整传统经济政策 8.1951年1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农民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组织起来”,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据此可知,党中央认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前途是( ) A.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B.实现生产的机械化 C.建立人民公社体制 D.完成土地改革任务 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7年新年社论《同心同德,开拓前进,把握大局,再接再厉》的高频词汇包括( ) A.改革 市场 建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