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新教材 中图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01 宇宙 1、宇宙的定义: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总称。 2、组成: (1)宇宙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都是宇宙中的天体。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 3、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2)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的层次,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 考点02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2、太阳系成员有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等。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自己发光的天体,其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3、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就其体积、质量而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考点03 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1、探月工程 探月工程的目的 ①获取月球表面影像 ②了解地月空间环境 ③采集月壤并带回地球研究 ④拓宽对宇宙的科学认知 中国的探月历程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从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拉开序幕。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在月球软着陆,随后释放出玉兔号月球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球。 中国探月工程如期实现“绕、落、回”三步走规划。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以建设月球科研站和研发新技术。 2、火星探测 苏联的火星探测 1960年,苏联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拉开了人类探测火星的序幕。人类迄今已开展了几十次火星探测,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 美国的火星探测 美国在火星探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共发射了19个火星探测器。这些探测器的任务涵盖了从轨道探测到着陆探测,以及火星车的行驶探测,为人类了解火星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图像。 中国的火星探测 中国行星探测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的深空行星探测计划。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发射和环绕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着陆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巡视探测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截至2023年8月,天问一号环绕器还在进行火星探测,祝融号火星车已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了既定巡视探测任务。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展巡视探测。 3、空间站建设 定义 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停留、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的重要平台 国际空间站 1971年 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1973年 美国发射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1986年 苏联开始建设和平号空间站,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能供人类长期停留的空间站。 现在 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是第一个国际合作建设的空间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空间站,从2000年至今,一直保持在轨工作。 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空工程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第一步 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 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