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3152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9-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39540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冷战,国际格局,演变,课件,27张
  • cover
(课件网) 20C上半叶 第七单元 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从动摇到终结 20C下半叶 第八单元 美苏两极格局演变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1C至今 第九单元 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单元联系】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1.冷战背景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直接: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根本:美苏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对立 美: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苏:确保东欧,维护安全 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共产主义理想 历史: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1945年,雅尔塔会议 (一)美苏冷战 1.背景 现实:二战改变了主要国家力量对比 推动: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推波助澜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一)美苏冷战 2.表现 领域 美国 苏联 政治 经济 军事 地缘政治 其他 1947.3,杜鲁门主义(开始) 1947,“情报局”,反击,控东欧 1947.6,“马歇尔计划” 1949,经互会,反击,控制东欧 1949.8“北约”(“冷战”支柱) 1955,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军备竞赛,航天竞争,舆论宣传,争夺核优势,发动代理人战争 3.实质: 美国霸权政策的产物,遏制共产主义发展 1949.9,建联邦德国 1949.10,建民主德国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一)美苏冷战 1.形成: 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式形成 2.特征: 不对称: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不完全:有些国家并未同美苏结盟,处于两大阵营之外,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不对称、不完全 明显的地缘政治特征 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大国间国家利益之争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二)两极格局 重要冲突: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机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二)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发展 第一阶段(50年代中—60年代初):美攻苏守 缓和与对抗并存 第二阶段(60年代中—70年代末) 第三阶段(80年代中—90年代初):关系缓和 苏联全面收缩 苏攻美守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①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1年柏林墙 20世纪50年代中—60年代初:美攻苏守缓和与对抗并存 ③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对抗: 领导人 赫鲁晓夫 肯尼迪 (一)冷战的发展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①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1年柏林墙 ③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 缓和: 对抗: 领导人 赫鲁晓夫 肯尼迪 (一)冷战的发展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60年代中—70年代末 何以形成苏攻美守的局面? 60年代中—70年代末:苏攻美守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标志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 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 ① ① ① (一)冷战的发展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欧洲 共同体 (1951年) (1957年) (1957年) (1967年) ◎欧共体的建立过程 欧盟 (1993年) 欧元 (1999年) 经济组织 政治经济组织 欧共体 (二)多极力量的成长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化力量的成长 1.西欧的联合 2.日本的崛起 日本经济的“起飞” 谋求“政治大国” 60年代末,日本已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9万美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