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课标要求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清晰把握其包含的两个方面内容;明确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熟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及各自的基本形态。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有效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具备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能够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深刻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同,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课标要求 1.全面透彻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精准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能够紧密结合生活实例,深入分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切实体会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理解哲学学科的关键切入点,只有明确这一问题,才能进一步深入探讨哲学的其他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其包含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以及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划分不同哲学派别和观点的重要依据,对哲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及基本形态:清楚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以及它们各自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多种基本形态,有助于准确把握不同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正确认识哲学发展的脉络。 (二)难点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该问题涉及到哲学的本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等深层次内容,较为抽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如生活实践、哲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其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2.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形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种形态在观点表述上较为复杂,且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容易让学生混淆。需要对每种形态的具体观点、代表人物及思想进行详细解读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准确区分。 3.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对实际生活的指导意义:如何将抽象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与丰富多样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并非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而是能够切实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这需要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体会。 三、学习疑点、易错易混点、高考考点 (一)学习疑点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的区别:学生容易将这两个问题混淆,实际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以及是否具有同一性两个方面;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 2.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的深入理解:对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发展及自身的机械性等局限、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在对意识本原的不同理解等方面,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不深入、不准确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辨析。 3.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感受到哲学基本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影响,例如在制定学习计划与面对学习实际情况、规划未来职业与考虑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如何具体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挖掘。 (二)易错易混点 1.认为唯物主义就是重视物质利益,唯心主义就是追求精神满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