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7.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注意事项: 百花行【唐代】刘周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满。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壁画《雨中耕怍图》 立本《步图》 《弈棋仕女图》(局部》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 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A.文学艺术辉煌灿烂 B.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1.唐人皮日休作文称:“厥有暴隋,凿通准、泗。昼泣疲民,夜哭鬼溺…龙舟未故,江都 C.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D.农业发达民族友好 已弑。陈迹空存,逝波不止。在隋则害,在唐则利。”材料说明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8.五代十国后期,北方继续保持了后唐时就形成的基本完整局面,而南方的九个政权在经过 A.开通运河 B.爆发起义 C.实行暴政 D.战争频发 兼并后也变为五个。这种状况 () 2.据下表内容可推知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A.使北方经济能稳定发展 B.造成了南方的战乱更多 人物 措施 C.断绝了各地的经济联系 D.反映了统一的必然趋势 9.思维导图是有效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面“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分别应( 唐太宗 完善三省六部制 A.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由盛转 武则天 创立殿试制度 B.黄巢起义五代十国 C.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致今打击 唐玄宗 改革税制 D.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朱温建后 A.皇权的平稳更替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制度的创新发展 D.开放的社会风气 10.下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常见的女性发髻样式。据此可知,当时 3.有史学家写道:“科举不重门第,对于有志于仕途者,均给予应试机会,这为出身贫寒者 名称 惊鸿髻 双环望仙髻 回鹘髻 跨人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提供了条件。”这说明该制度 ( ) A,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 B.促进了教育选拔公平 C.丰富了考试内容 D.提高了官员素质 图例 4.《旧唐书》抨击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 也有史学家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能为后者的结论提供佐证的是武 则天 A.妆发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B.女性崇尚清新简约的妆发 A.打击敌对官僚和贵族 B.朝政日趋腐败,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女妆摆脱了男性审美束缚 D.审美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C.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D.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1.贞观21年,西北各少数民族修筑了一条通往长安的“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68个驿 5.“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人也需要不拘一格,扬长避 站,以供往来使者食宿和马匹,“是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 短。唐太宗重用的敢于决断的贤臣是 () 贺,常数百千人”。材料能直接反映 () A.杜如晦B.宋璟 C.房玄龄 D.姚崇 A.唐朝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 B.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没有矛盾 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 C.和亲政策增进我国各民族交往 A.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D.唐朝时周边少数民族悉数归附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测试卷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D A D C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D B A D B D C 21.(1)(2分)统治思想:以民为本 来源:唐太宗经历隋末农民大起义,吸取了隋朝速亡的教训。 (2)(2分)统治政策:抑制权贵,裁减冗员,发展农业,注重文教。(任写一条1分) 影响: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吏治清明,文教昌盛,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1分) (3)(1分)主题: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