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316

【教学评一体化】苏教版二上3.1《7的乘法口诀》(教案)

日期:2025-11-0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8996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一体化,苏教版,7的乘法口诀,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课时 一课时 课标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能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和除法求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探索口诀规律与应用的过程中,发展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与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乘法口诀系列内容的延伸,7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的基础。教材以“七巧板拼猫”为情境,将数学知识与趣味实践结合,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材以“七巧板拼猫”的块数统计为线索,通过“填表———编口———用口诀计算”的逻辑链,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情境→数学抽象→口诀应用” 的学习过程,培养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1~6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编制方法(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口诀),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与归纳推理能力,但对7的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需强化。二年级的学生对“七巧板拼猫”的情境兴趣浓厚,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知识,但抽象思维能力仍需引导,需借助直观情境理解口诀的意义。 核心素养目标 1.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速度。2.通过编制7的乘法口诀,发现口诀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与逻辑思维能力。3.结合七巧板拼猫、实际生活问题,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实用性。4.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鼓励个性化表达与创意应用,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熟练编制并记忆口诀。 教学难点 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温故 复习提问,温故孕新1.背出1~6的乘法口诀。2.连一连。 学生独自背口诀。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二、引新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课件出示:一块板,七个眼,能变猫,能变船,小朋友们都爱玩。 (打一玩具)师:哇,你太聪明啦,一下子就猜对了。七巧板可神奇啦,它能拼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老师这里有一个用七巧板拼的小猫图案。课件出示:师:是不是很可爱?师:那大家知道拼一只这样的小猫需要多少块七巧板吗?师:对啦,一副七巧板有7块,所以拼一只小猫需要7块七巧板。那如果我们要拼2只、3只这样的小猫,分别需要多少块七巧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7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轻松解决这些问题啦。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自猜一猜:七巧板。学生:是的。学生:7块。 以谜语的形式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学生猜出谜底是七巧板后,展示用七巧板拼的小猫图案,让学生直观感受七巧板的神奇之处,接着提出关于拼不同数量小猫所需七巧板块数的问题,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实现从趣味导入到知识学滑过渡。 三、探究 合作探究,活动领悟探究1:编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师:拼1只小猫用7块七巧板,所以拼1只小猫是几个7块?师:1个7块是7,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所用七巧板的总块数,老师制成了一张表格。课件出示:师:谁看懂了?师:观察的非常认真!已知拼1只小猫用7块七巧板,那拼2只小猫用多少块?师:为什么是14块?师:对啦,那拼3只、4只、5只、6只小猫分别用多少块七巧板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打开课本40页,把表格填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