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55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限时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24455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学期,答案,试题,历史,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D A C A D A C B C C D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C A D B D D A D 七年级历史5月份限时作业答案 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演变,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材料三:八股的程式死板、形式繁难、出题范围也过于狭窄,不可以抒发感情、表情达意,是完完全全的一种科举工具,但往往通过八股考试筛选出来的人又相对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又做何解释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八股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1)材料一中,图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与图一、图二相比,图三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4分) 三省六部制。(1分)(1分)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1分)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明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明太祖:①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互不统属;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③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明成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答出1点即可,每点2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 为消除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太祖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4分) 弊端:地方掌管财政、军队,权力太大;(1分)措施:废行省,设“三司”;(1分) 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2分) (4)结合材料三分析,你是否同意“八股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示例一:同意。(1分)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士在考试范围方面进行了限制,局限于“四书”“五经”范围内,同时,为了不让考题陷入俗套,考官变着法子出题,考生为了适应考试形式,思维必须高度集中且相当敏锐,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考题的突破口,才能在八股考试中名列前茅;(2分)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答题要求按照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这有利于训练考生有步骤性思维;另外,文章后四部分各有两股对仗的文字,这为思维能力的集中和全面带来很多的益处。因此,八股文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3分) 示例二:不同意。(1分)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士考试的题目必须出自“四书”“五经”,考生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2分)另一方面,八股取士要求答题文体一律固定为“八股文”,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因此,八股文严重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3分) 27.海上探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1)观察材料一《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说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点。结合材料一,概括郑和与海外各国的交往有什么特点?(3分)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和平交往,公平贸易。(2分) 材料二 2015年7月,在由中国郑和研究会主办的“和平、交流、发展———郑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船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