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5577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0556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广东省,答案,试题,历史,月月,学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6. (13分)(1)评价对象:隋朝大运河 。持肯定态度的材料:A 。依据: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2)制度:科举制 。选官标准变化:由门第高低转变为以才能为选官标准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曲辕犁:用于耕地;筒车:用于灌溉 。 27. (14分)(1)原因:李世民认为国家兴衰的关键在于是否能通过纳谏防止和改正错误 。积极作用:使贞观年间政治生活趋向健康、和谐;巩固君臣关系和臣属的忠君思想;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2)治国理念:以民为本(或“存百姓”思想) 。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3)历史危机:安史之乱 。启迪:统治者要保持勤政,任用贤能,居安思危等 。(4)国家治理能力影响国家发展,良好的国家治理能力能推动国家发展,而治理不善则会阻碍国家发展 。 28. (13分)(1)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特点:对外交往范围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形式多种多样 。史实: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日本遣唐使来华等(任写两例即可) 。(3)表现:城市繁华;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科举制发展);民族交往频繁;对外交往活跃 。钟落潭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 3 月份综合练习(问卷) (时间:60 分钟 总分:90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计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谥号。“文”是中国古代评价较好的谥号之一,隋文帝得到这个谥号的原因是( ) A.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B.不恤民力,奢侈无度 C.统一币制,征伐辽东 D.修建运河,开创殿试 2.“这一运河网络,使隋帝国能以南方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养洛阳,并且给北方边境提供战略后 勤保障。”材料意在强调,运河网络( )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加重了百姓徭役负担 C.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有利于巩固隋朝统治 3.古人说人生有四大喜事,是指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 题名”有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4.有学者认为:“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 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 了非常大的弹性。”材料主要表明该“制度”( ) 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隋唐时期教育的发展 C.实现了公平选拔人才 D.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5.下面为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 A. 实行暴政 B. 自然灾害 C. 宦官专权 D. 外敌入侵 6.庙号制度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统治者“祖”或“宗” 的称号。李渊的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 A. 曾任太原留守 B. 消灭割据势力 C. 建立了唐朝 D. 杀死隋炀帝而定天下 7.唐朝在建立后,“增损隋律”,制定唐律,尽削前朝“烦峻之法”,“用法务在宽简”。这反 映了唐朝( ) A. 加强吏治整顿 B. 吸取隋亡的教训 C. 注重经济发展 D. 开创三省六部制 8.贞观五年,掌管礼仪的部门计划于三月举行皇太子的加冕礼,唐太宗得知此事后,认为“今东 作(春耕生产)方兴,恐妨农事”,将仪式改在同年十一月举行。这表明唐太宗( )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