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02 思维导图 01 学习目标 03 知识梳理 04 随堂训练 1.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纳出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中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 3.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重难点) 5.了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掌握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重难点) 认真阅读课本P38~45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 (1) 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 。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 冬 低 夏 高温 第1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2)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图2.2.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 为主要指标,从北到南,我们习惯上将中国划分为A 、B 、C 、D 和 E 五个温度带。此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F 气候区。 图2.2.1 活动积温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 2.降水。 (1)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2.2),在图上勾画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中国降水量地区差异很大, 地区降水量大,相对湿润,而越往 ,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也逐渐加重。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是 。 (2)中国降水的时间分配很不均匀,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 季。 图2.2.2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台湾火烧寮 新疆托克逊 夏秋 (3)中国的干湿地区:读中国干湿地区划分示意图(图2.2.3)可知,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A 地区、B 地区、 C 地区和D 地区。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降水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蒸发量。 图2.2.3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大于 3.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分布(图2.2.4)。 ①东部地区:从南到北依次是 气候、 气候和_____气候。 ②西北部: 气候。 ③青藏高原: 气候。 图2.2.4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高原山地 (2)中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 和 地区,此外 多样、地势 ,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图2.2.4 温度带 干湿 地形类型 高低悬殊 (2025·广东江门期末)冬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我国不同地理区域冬季风光迥异,为跨区域旅游创造了条件。图2.2.5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知识点 气候复杂多样 图2.2.5 1.图中甲分界线冬季北侧集中供暖,南侧不集中供暖,主要依据是( ) A.7月平均气温 B.1月平均降水量 C.1月平均气温 D.7月平均降水量 图2.2.5 C 2.比较漠河与三亚1月平均气温会发现,我国东部冬季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 A.自北向南降低 B.南北温差很大 C.南北普遍高温 D.沿海低于内陆 图2.2.5 B 苹果喜光、喜温凉,适生区年降水量为500~700毫米。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通过将苹果加工成果酒、提取苹果汁加工成保健药品等措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图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