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1 文明有礼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那么,社会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道德规范?我们应怎样践行这些道德规范? 看到上述漫画图片,你有何感受? 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请举例说明。 一、漫画导入 乘车时乘客有序排队、主动让座;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喧哗:邻里互帮互助:车辆礼让行人;图书馆内读者们安静地寻找书籍、阅读,将手机调至静音;等等。 感受:这些场景展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与美好,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每当目睹这些行为,我都会感到欣慰和感动,因为这些小小的举动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与分享 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某社区就建设文明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在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 邻里之间需要以礼相待。 我希望大家自觉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入垃圾桶。 结合上述同学的看法,谈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 ①营造安全有序环境:小区内机动车低速行驶、不鸣笛,能减少噪声污染和交通事故隐患,为居民营造安静、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出行更放心。 ②促进邻里关系和谐:邻里之间以礼相待,能增进彼此的尊重与理解,减少矛盾冲突,形成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③推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大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体现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有利于为居民创造更健康、整洁的居住空间,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树立真诚待人的良好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你知道哪些有关文明有礼的故事请讲给大家听。 【我来讲故事】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明有礼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冲突,维护良好秩序,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和尊严感,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展现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彰显大国风范;在一些重要日子或场合,人们会举行庆祝或纪念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彰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体现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礼仪礼节,不仅关乎个人素质,而且关系国家形象。 探究与分享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受。 这些庄重的仪式令人深感震撼与自豪,彰显出礼仪的重要价值,展现大国风范与友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文明有礼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证”,有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深化交流、增进友谊,有利于体现民族尊严,展现国家形象。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笔记1 习近平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这就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