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共63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治疗时,可采用曰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给药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三种给药方式中,药物均首先进入细胞外液 B.上述三种给药方式中,口服药物发挥作用的速度最快 C.肌肉注射与静脉注射,药物从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所经过的途径相同 D.无论是哪种给药方式,药物通常都要通过血浆才能运至靶细胞 2.如图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箭头代表物质运输方向或血流方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大部分细胞的代谢产物直接透过细胞膜进入B中 B.若I端为肝组织毛细血管动脉端,则II端的血糖浓度可能大于I端 C.C位于淋巴管中,其来源于组织液,经血液循环流回血浆 D.A、B、C三者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或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物质 3.临床上一般采用抽血化验和尿检对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下列关于血浆成分和尿液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可以检测到激素、血红蛋白、葡萄糖等物质 B.尿道与外界环境相通,故尿素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 C.葡萄糖属于血浆成分,不会在尿液中出现 D.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包括蛋白质、无机盐及其他物质 4.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生理过程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DNA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进行转录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C.血浆蛋白、胰岛素和多巴胺的合成 D.乳酸与碳酸氢钠结合形成乳酸钠 5.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各物质含量(单位为mmol·L-1)的测定数据,②③中的许多物质可以相互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①表示细胞外液,②表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 B.组成①的主要液体除了②和③外还有淋巴液,淋巴液中有淋巴细胞 C.④表示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与④相比,①的量较多,①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6.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中除了水以外,还有各种物质。下列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与血浆渗透压形成有关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Na+和K+ C.正常状态下,血浆渗透压与红细胞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 7.“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各细胞所在的内环境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发生剧烈变化 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其所含有的、H2CO3等物质有关 C.丙酮酸在组织液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降低 D.内环境pH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 8.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在人体的内环境中进行 B.泌尿系统的重吸收过程可以将部分物质重新吸收回内环境 C.呼吸系统可选择性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将其运输到内环境中 D.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是消化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