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47720
7.1《风景谈》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14687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
,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风 景 谈 茅 盾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赞美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战斗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发扬他们所代表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2.掌握课文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了解六个画面之间的联系。 3.掌握课文准确、精炼、生动、含蓄的语言特色。 一、教学过程 作者写风景实际上是为了写人,赞颂解放区的军民,赞颂那些主宰大自然、具有崇高的革命精神的延安儿女;而这一主题,很大程度上是靠文中的议论来揭示的,所以用一“谈”字。 二、作者简介: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 初中阶段学生已读过《白杨礼赞》,对作者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可让学生介绍,然后老师补充,明确几点;作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从事革命文学活动,曾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为我国革命文艺和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茅盾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子夜》,其他极有影响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蚀》(包括《幻灭》、《追求》)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等。 三、写作背景 《风景谈》写于1940.12抗战初期,1940.5应朱德邀请到延安参观讲学。本文是1940年年底回重庆后写的。为了在国统区发表,全篇从谈风景的角度下笔,写得比较含蓄。用一幅幅有特点的风景画来表现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默读课文。 2、注音: 即(jì)使 摇曳(yè) 妩(wǔ)媚 掮(qián)着犁 黑魆魆(xū)干坼(chè) 山坳(ào) 掬(jū)起水来 怡(yí)然自得 荷(hè)枪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速读课文,找出六幅画并命名 选择:延河夕照、北国晨号、沙漠驼铃 高原归耕、石洞雨景、桃林小憩 4.课文分析:老师示范分析第一幅画面(沙漠驼铃) A.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 B.找出具体描写驼队语句 C.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 D. 思考:沙漠这个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平板“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明确: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死寂,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E.这一段写的是猩猩峡外沙漠的景观,并不是延安的风景,为什么文章首段要写并不是延安的风景呢? 明确:无论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这就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大力量,表现“人类更伟大”。其次,在它的基础上,下文逐一展开画面,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呈层层铺垫、环环紧扣的特色。第三,这样写有一定的掩护作用,便于发表。 四、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5.讨论学习第二个画面(高原晚归) A.作者用了“于是”、“又”作衔接和过渡,所以很自然又想到另一个画面来 B.“黄土高原”加上引号,前面又用上“所谓”,后面再加感叹号,为什么要这样? 明确:黄土高原加上引号是表示它有特定的意义,需要强调,用“所谓”也是为了突出强调,懂得这一点,就很容易理解,这“黄土高原”指的是革命圣地延安,感叹号是表示强烈情感的,用在这里是表示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谏太宗十思疏》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阿房宫赋》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025-09-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