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地理常考地图 第一章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1.我们看到的星星,大多都是恒星。太阳就是一颗恒星。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 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而银河系也只是茫茫 宇宙的一小部分。 2.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 3.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 星系。 3.通过对比金星、火星等,了解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 1.人体正常温度在 36.3~37.2℃ 。人类适宜的室温范围是在 18℃至 25℃之间。在这个 范围内,人体会感觉舒适,能够正常进行各种活动,不会感到过热或过冷,根据表格 中的数据,金星表面的平均温度大于 400℃温度过高,火星表面的平均温度为-63℃ , 温度过低,都不适合人类居住。地球的表面平均温度 15℃ , 最适宜人类生存。 2.地球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的大小和质量各不相同,例如火星的质量约是地球的 10% 木星和土星的体积分别相当于地球的 1312 倍和 764 倍。 (二)人类的太空探索 1957 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 球卫星(图 1.2),开启了人类进入太空 探索的新纪元。此后,人类不断开展 各项研究,在太空观测、月球探测、 行星际探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 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和成就。 我国太空探索,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稳步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 天与空间站建设、月球与火星探测、太空观测 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和成就,为人类探索太 空贡献了中国力量。 1.2 地球与地球仪 (一)经线和经度 1.判断东经、西经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 2.判断东、西半球 方法一:比较法 将某点的经度与东西半球分界线20 °W、160 °E 相比(若是西经度,则与20 °W 相比; 若是东经度,则与 160 °E 相比),小东大西。 例如:据此判断,40 °W 经线在西半球,10 °W 经线在东半球,30 °E 经线在东半球, 170 °E 经线在西半球。或者知道某点坐标是(30 °N,40 °W),40 °W 与 20 °W 比较, 小东大西,该点在西半球。 方法二:直接判断法 20 °W-0 °-160 °E:东半球 160 °E-180 °-20 °W:西半球 注:0 °在东半球,180 °在西半球 答题技巧:经线和经度单独出题的概率比较小,往往会出现在经纬网中,让学生判断 某点的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只要牢牢掌握上面的判断规律,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纬线和纬度 1.判断南纬、北纬 自南向北,度数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减小的是南纬 2.判断南、北半球 北纬在北半球,南纬在南半球 例如:20 °N 纬线在北半球,20 °S 纬线在南半球或者知道某 点的坐标是(30 °N,40 °W),那么这个点就在北半球。 答题技巧:纬线和纬度单独出题的概率也比较小,往往会出现在经纬网中,让学生判 断某点的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比如某点坐标是只要牢牢掌握上面的判断规律,就能 以不变应万变。 (三)经纬网 1.判断某点的坐标 先判断某点所在的纬线和经线,再判断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 a(30 °N,80 °W) b(40 °S,50 °E) c(50 °S,40 °E) 2.判断某点所处的半球(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a(30 °N,80 °W)北半球西半球 b(40 °S,50 °E)南半球东半球 c(50 °S,40 °E)南半球东半球 3.判断某点的纬度区(根据纬度判断,0 °-30 °:低纬度;30 °-60 °:中纬度;60 °-90 ° : 高纬度。0 °、30 °、90 °分别对应低、中、高纬度) a(30 °N,80 °W)中纬度 b(40 °S,50 °E)中纬度 c(50 °S,40 °E)中纬度 答题技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