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303

山东省聊城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487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次月,答案,试题,历史,第一
    2023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英国对华走私鸦片宣称“自由贸易是上帝赋予的权利”,将掠夺行为包装成文明使命在孟加拉地区强制推广鸦片种植,垄断稻米贸易,导致大饥荒,造成百万人死亡,揭露了殖民统治的残酷性,揭示了英国借文明旗号实施经济掠夺,C项正确; 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行为是垄断和强制,与自由贸易的平等原则背道而驰,排除A项;题目强调的是英国经济掠夺手段,而非军事征服过程,题干中未提及宗教活动或其对社会矛盾的转移,排除BD项。 2.【答案】A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都介绍了外国的历史地理,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故①正确;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②正确;魏源、徐继畬的论著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有利于打破盲目自大和僵化的状态,故③正确;“引发……动荡”说法错误,其思想影响有限,清政府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该事件重点反映的是主权意识缺失,而非缺乏司法审判常识,排除A项,故选B项;材料仅描述《南京条约》善后谈判中条款确立过程,“影响深远”不合题意,排除C项;“灵活务实”不合史实,与领事裁判权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主权相悖,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出于争取海外华侨支持的需要……以‘局内人’……总结”可知,梁启超撰写《戊戌政变记》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故选B项;据材料“梁启超以‘局内人’身份”可知,他撰写《戊戌政变记》缺乏一定程度的客观描述,排除A项;从研究英日对华政策的角度看,《戊戌政变记》属于二手史料,排除C项;据材料“争取海外华侨支持的需要”可知,梁启超撰写《戊戌政变记》一定程度上是争取海外华侨的支持,但无法体现《戊戌政变记》激发了海外华侨对清政府的同情,排除D项。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清政府力图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故选D项。 7.【答案】C 【解析】南方各省督抚是清政府统治地方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面对朝廷密旨时,选择与列强合作签订“东南互保”协议,表明地方势力开始有了自己的利益考量,不再完全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这种地方势力与中央的离心倾向,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C项;清政府想让督抚联合应对危机,督抚却签“东南互保”协议,违背朝廷意愿,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地方势力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自身利益,对清政府中央权威的一种无视,并不是清政府对于时局的清醒认识,排除A项;“东南互保”协议的签订是地方督抚与列强妥协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在义和团运动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战火,并不是反抗外来侵略,题干主旨是地方势力对抵抗侵略的消极态度,而非清政府的态度,排除B项;签订“东南互保”协议是地方督抚的行为,不是清政府中央的对外政策改变,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自救变革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民用企业从“官督商办”到商办的转变,同时近代产业工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这表明洋务运动等自救变革措施使得晚清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即传统的社会阶层构成被打破,新的企业形式和工人阶级开始出现,故选C项。 9.【答案】B 【解析】洪秀全把基督教的上帝、耶稣等概念进行了异化,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元素,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信仰习惯,这就是对基督教的中国化改造,故选B项。 10.【答案】D 11.【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中创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