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406

8《灯光》课件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0406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灯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重温革命岁月 铭记历史声音 ———红色之旅 方能演亦 人文主题 重温革命岁月, 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单元要素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习作要求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任务一:悟长征精神,做长征诗文诵读者———《七律 长征》 任务二:感大典盛况,当红色宣讲员———《开国大典》 任务三:颂英雄赞歌,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 活动一:《狼牙山五壮士》 活动二:《灯光》 活动三:《我的战友邱少云》 活动四:《口语交际:演讲》 任务四:记旅行感受,展示旅程收获 活动一:习作《多彩的活动》 活动二:语文园地二 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歌唱……今天,让我们同作家王愿坚一起,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动人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灯 光 灯 光 直面“灯光”,了解故事背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阅资料,分享你了解到的故事背景。 任务一 千钧一发 jiān 歼灭 照耀 倚靠 电钮 憧 憬 微弱 暴露 牺牲 璀璨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jūn cuǐ càn 自言自语 黑魆魆 xū chōng jǐng 我会读 当代著名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 代表作 《闪闪的红星》《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王愿坚 走进作者 1947 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豫皖苏平原是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接壤的大片土地,是华北平原的南半部。 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 1947年秋,进入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是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当时正是我军实施战略反攻的时候,刘伯承、邓小平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和陈糜、谢富治的部队都到了外线作战,三大解放军主力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直接威胁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心南京。而从歼灭57师的描述来看,应该是发生在1947年9月11日郓城沙土集的战斗,是华野西线兵团完成的。 任务二 概括“灯光”,理清课文脉络 1.课文围绕“灯光”和“火光”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2.找找课文哪部分写的是现在?哪部分写的是往事 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3.不论是往昔,还是现在,课文始终以什么为主线? 天安门广场上的千万盏灯,让作者想起了一位战争时期的战友———郝副营长。他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课文围绕“灯光”和“火光”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找找课文哪部分写的是现在?哪部分写的是往事 想一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现在 现在 往事 像这样先写现在,再回忆过去的写法,叫作倒叙。 倒序 首尾呼应 开头和结尾互相接应。 不论是往昔,还是现在,课文始终以什么为主线? 灯光散落在文字之中,点亮了整个故事,成为串联故事的一根主线。 主线:灯光 任务三 聚焦“灯光”,感悟光之涵义 1.课文几次出现“灯光” 请根据本课的“学习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灯光”和“火光”的画面,并把你的体会批注下来。 2.战斗时,哪里是“点”的描写,哪里是“面”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中,天安门前摧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课文几次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