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议题一 图中有哪些隐喻? 该图描绘的是什么时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时局? 透过《时局图》,分析当时中国人民的处境。 合作探究一 解读《时局图》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形式上保留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回顾历史,近代中国人民为探索复兴之路做过哪些斗争和尝试? 合作探究二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为何难行? 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近代中国人民的各种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 1851-1864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1861-1891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1898.6.11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戊戌变法(103天) 1899-1900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1901-1911 封建统治阶级 清末新政 1912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 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中国的封建势力: 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决 定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历史任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形式上保留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艰辛探索 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议题二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指导思想 (2)成立时间 (3)意义 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红船 八一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武装夺取中心城市的斗争屡遭挫折,给我们什么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成功占领了南昌等地,但孤立无援,最终撤出南昌。 攻打长沙失败,最后转移到井冈山地区。 攻占广州后,遭到国民党部队反扑,被迫撤离。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1)革命道路 (2)革命历程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