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政治认同:体会中国这趟列车发展到1978年已经负重难行,不得不进行改革开放;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历史转折的背景及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科学精神:探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所蕴含的道理。 公共参与:思考大背景下的个人应如何与国家共命运,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力量。 列举邓公的改革开放重要举措,回顾艰辛的改革开放探索历程,致敬伟人。 议题一 202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思考:为什么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例如:①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开端。④开放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撬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⑤1993年进行财税体制改革。⑥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⑦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 (3)补充事件如:①1984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②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城市。…… (2)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十二届 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 农村转向城市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十六届 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党的十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78年 1992年 1984年 1993年 2003年 2012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0年 开放沿长江的5个城市开放17个内陆省会城市开放一系列沿边城市 1992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1年 改革开放有两个脉络: 一是改革脉络,如农村~城市,南方~北方,政府与市场机制; 二是开放脉络,如特区、沿海港口~全方位格局~入世~上海自贸区。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3)改革开放大事记时间轴 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历史所学,谈一谈改革开放前中国面临哪些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978年非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490美元,197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6美元,在200多个国家当中倒数第三!有81%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4%的人口生活在每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之下。 当时,中国也是非常内向的经济,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不足1%,外汇储备1.67亿美元。 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 政治上:混乱,思想上没有完全摆脱左倾干扰,党内组织问题依然严重,没有完全解决,不利于新时期工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