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归类复习卷(五) 《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与整本书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 (一) 夜 书 所 见 秋 风 引 秋 月 [宋]叶绍翁 [唐]刘禹锡 [宋]朱熹 萧萧梧叶送寒声, 何处秋风至① 清溪流过碧山头, 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送雁群。 空水澄鲜⑤一色秋。 知有儿童挑促织, 朝②来入庭树③, 隔断红尘三十里⑥, 夜深篱落一灯明。 孤客最先闻④。 白云红叶两悠悠⑦ 【注释】①至:到。②朝:清晨。③庭树:庭院的树木。④闻:听。⑤澄鲜:明净、清新的样子。⑥隔断红尘三十里:指溪水距离有人家的地方很远。⑦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1.[词义]从第一首诗和第二首诗可知,“”形容风吹树木发出的声音;“ ”指旅居在外的人。 2.理解古诗]读第三首诗画横线的诗句,可以联想到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白云 ”和“霜叶 ”。“霜叶”就是第三首诗中的“ ”都是秋天的象征。 3.【理解古诗]读画“ ”的诗句,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请写下来。 (二)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②闻:听。③退:回去。④了:清楚。⑤大旨:大意,主要意思。⑥自是:从此。 [词义]“司马光生七岁”中“生”的意思是( ) A.产生 C.生命 B.长到 D.生存 2.[朗读节奏]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B.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C.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 3.[人物形象]短文中的司马光是一个 的孩子。 4.[课文内客]在本学期中我们还学习了关于司马光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最能体现他临危不乱、聪明机智的句子是“ ”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 【材料一】某市图书馆借阅图书注意事项 材料二《文明读者公约》 爱惜书籍,请勿涂画。善用资源,勤学思辩。保持安静,请勿喧哗。 举止有礼,杜绝粗俗。衣着整洁,注重仅表。爱护公物,人之美德。 【提取信息]你可以在下面的哪个时间段前往图书馆借书 ( ) 周一10:00~10:30 B.周三17:30~18:00 C.周六14:30~15:00 2.[内容理解]结合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借阅图书时,带着借书卡就可以了。( ) (2)每人每次最多可外借2册图书,免费借阅时间最长为一个月。( ) (3)当借书卡里仅有8元时,需续缴100元,否则将无法外借书籍。( ) 3.[内客理解]小语和妈妈在图书馆一共借了3册图书,逾期了5天才去还书,她们需要缴纳滞还费 元。 4.[劝说]小语和小文在图书馆看书时大声说话,请结合材料提醒她们。 (二)玩转哈尔滨 【材料一】一到冬天,“冰城”哈尔滨便火出了圈。“身穿羽绒服,头戴大盖帽”“坐上行李箱,双脚不着地”“喜欢雪地大漂移”……当具备以上几个特征,你将被识别为“南方小土豆”,让东北司机遇到你秒变夹子音,让东北大姨为你摆盘端上冻梨,由此展开一场“被宠上天”的东北之旅。 【材料二】 哈尔滨冬季游玩攻略 别称 “冰城”“东方莫斯科” 景点推荐 中央大街、松花江、冰雪大世界、东北虎林园 美食推荐 红肠、锅包肉、铁锅炖、酱大骨、冰糖葫芦 游玩项目 雪地碰碰车、冰滑梯、滑雪圈、冰上自行车 装备 羽绒服、围巾、手套、帽子、口罩、雪地靴 1.[提取信息]哈尔滨又被称为( ) A.哈城 B.滨城 C.冰城 D.水城 2.[提取信息]“南方小土豆”不具备的特征是( ) A.遇到司机秒变夹子音 B.身穿羽绒服,头戴大盖帽 C.喜欢雪地大漂移 D.坐上行李箱,双脚不着地 3.[提取信息]根据材料二可知,哈尔滨的特色美食不包括( ) A.铁锅炖 B.锅包肉 C.沙茶面 D.冰糖葫芦 4.[提取信息]下面不属于景点推荐的一项是( ) A.冰雪大世界 B.雪地碰碰车 C.东北虎林园 D.中央大街 5.[推荐]你很想让家里人带你去哈尔滨游玩,你会怎样向他们推荐哈尔滨呢 结合上面两则材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