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48868

11.1功 同步课堂 (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35239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2024,学年,2025-2026,11.1,解析
    11.1功 【知识点1】总功 1 【知识点2】功的概念 2 【知识点3】功由F和s共同决定 3 【知识点4】功的比较大小 4 【题型1】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5 【题型2】比较功的大小 7 【题型3】功的计算 9 【题型4】功的概念 10 【知识点1】总功 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 考查总功的概念及计算。 例:如图所示,斜面长s=2m,高h=0.8m.建筑工人将重G=500N的货物箱,用绳子从地面匀速拉到顶端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50N,不计绳重力。求: (1)该过程拉力F做的总功是多少? (2)该过程拉力F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分析:(1)已知斜面长和拉力F,根据W总=Fs计算拉力做的总功; (2)已知货物箱重力和斜面的高,根据W有=Gh计算有用功,从而计算该过程拉力F做的额外功; (3)根据W额=fs计算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 解析:解:(1)该过程拉力F做的总功: W总=Fs=250N×2m=500J; (2)克服货物箱做的有用功: W有=Gh=500N×0.8m=400J; 由W总=W有+W额可得额外功: W额=W总-W有=500J-400J=100J; (3)克服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由W额=fs可得: f===50N。 答:(1)该过程拉力F做的总功是500J; (2)该过程拉力F做的额外功是100J; (3)货物箱在斜面上受的摩擦力是50N。 点评:本题考查作用斜面时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计算,难度不大。 明确做功目的,再运用W总=W有用+W额来计算。 【知识点2】功的概念 功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从功的概念及其含义去对知识点命题。一般考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关于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越大做功越多 B.做功所用的时间越长做功越多 C.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做功越多 D.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分析:(1)功等于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可用公式W=Fs来计算功的大小; (2)根据W=Pt可知,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两个因素有关,据此分析答题。解析:解: A、根据W=Fs可知,虽然力大,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未知,所以不能判断做功的多少,故A错误; B、根据W=Pt可知,虽然做功所用的时间长,但是功率的大小未知,所以不能判断做功的多少,故B错误; C、根据W=Fs可知,虽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大,但是力的大小未知,所以不能判断做功的多少,故C错误; D、根据功的定义可知,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记忆性内容,牢记即可。 【知识点3】功由F和s共同决定 功由力(F)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共同决定。 功的定义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表示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 具体来说, 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W=Fs。 其中, W代表功, 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J) , 1焦耳等于1牛顿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的距离所做的功。 考查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 例: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就越多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通过的距离越大,做的功不一定越多 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做功的两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