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月考试题(政治) 测试时长: 60 分钟 总分: 100 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75分) 1.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发展,个体劳动逐渐取代集体劳动,生产资料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下列对这一转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一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建立 ②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 ③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原始社会平等互助的关系,导致了阶级对立 ④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原始社会的氏族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氏族成员组成,决定氏族重大事务;奴隶社会的国家机构由军队、法庭、监狱等组成,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这一变化说明( ) A.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B.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 C. 原始社会的管理方式更能体现民主,优于奴隶社会 D. 国家机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3. 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束缚,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里的“看不见的线”是指( ) ①资本主义私有制 ②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③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学者指出:“封建社会的农民,不像奴隶那样完全依附于奴隶主,但也不像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那样拥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离不开地主的土地。”这一观点强调了封建社会农民( ) A. 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具有封建性 B. 拥有少量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C. 受到地主的剥削,生活水平低下 D. 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5.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手工业者分化,一部分人成为资本家,另一部分人沦为雇佣工人。这一过程表明(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封建社会的解体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生的前提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具有萌芽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一过程( ) ①会导致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加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会使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消除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 ③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④说明超额剩余价值是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无着。这种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8.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通过福利制度、员工持股等方式,已经解决了基本矛盾,成为‘人民资本主义’。”这一观点( ) A. 正确,因为福利制度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缓解了阶级矛盾 B. 错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福利制度等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矛盾 C. 正确,因为员工持股使工人成为企业所有者,改变了被剥削的地位 D. 错误,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转化为资本家与中产阶级的矛盾 9.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生产力的发展 C. 阶级矛盾的激化 D. 社会革命的推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