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考古发掘表明,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刻画符号,历经青海柳湾彩绘符号、湖北杨家湾刻划符号、安徽双墩刻划符号,直至大汶口文化陶文以及良渚、龙山时代的刻写文字(部分可释读成句),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以符号与文字遗存为显著特征的中华文明早期书写体系。这些考古成果( ) A.表明远古中国已诞生成熟文字 B.为研究早期文化传承提供实证 C.证实汉字是最为古老文字体系 D.标志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构建 2.《管子·任法》指出:“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荀子·君道》亦言:“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法治思想( ) A.强调了法律至上与君权制约之间平衡 B.奠定了后世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根基 C.体现了“人治”与“法治”融合倾向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民主政治诉求 3.有学者通过对和田出土军镇文书的深入研究发现,唐代于阗镇守军的守备体系呈现“军—守捉—镇”的层级架构(如图所示),此类军镇兼具守备与作战的双重军事职能,自唐高宗之后在边疆地区广泛设立并发展。军镇体制的推行反映了( ) A.边疆治理模式的优化 B.府兵制度的鼎盛发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D.民族交融的空前繁荣 4.南宋《夷坚志》记载:“临安富室多蓄织妇,日役数十人,缕丝为帛,倍其值而鬻之。贾人竞市舶货,明珠大贝萃于吴越,豪右相夸曰:‘吾贫儒时,月俸不及万钱,今一宴之费,动逾千缗。’”这折射出南宋( ) A.手工业发展冲击传统经济结构 B.海外贸易扩张加速社会阶层流动 C.资本不均衡潜藏潜在社会危机 D.货币经济发展致使传统观念瓦解 5.明清时期,以早期人文主义思潮和实学思潮为代表的早期启蒙思潮兴起。早期人文主义思潮在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作品及民间通俗文学中都有集中体现,如《西游记》等;实学思潮则要求对君权加强舆论监督和制约,并提高工商业者地位等等。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自由雇佣关系普遍 B.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C.社会转型趋势显现 D.社会主流观念嬗变 6.1900年7月之后,英美各大报纸刊发电讯称在北京的外国公使全部遭到屠杀,并捏造诸多血腥细节。尽管以盛宣怀和伍廷芳为代表的中国官员频繁辟谣,呼吁总理衙门与公使馆进行沟通,但欧美世界对谣言深信不疑,呼吁对中国进行报复。这反映了( ) A.义和团运动激化中外矛盾 B.列强瓜分中国的既定方略 C.清政府外交公信力的丧失 D.西方受殖民扩张思潮影响 7.存古学堂是清末某些省份为保存国粹、培养“中学”人才而创设的官办教育机构。 能解释④阶段变化的是( ) A.儒学权威的丧失 B.教育体制的革新 C.政治局势的剧变 D.财政危机的显现 8.抗战后期,华北各根据地遵循中共中央指示,实行贸易统制制度。以晋绥边区为例,1942年至1946年进出口税额逐年递增,其中棉花、布匹等军民必需品进口量年均增长20%,羊毛、皮革等土特产出口额增长35%,贸易收入不仅弥补了财政缺口的40%,还为手榴弹、地雷等军工生产提供了部分金属原料。由此可知,这一做法( ) A.实现根据地经济的自给 B.奠定战略反攻基础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彻底打破日伪封锁 9.在1947年12月召开的某会议上,毛泽东强调:要遵循“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在城市问题上一定要妥善处理中小资产阶级问题,不能片面强调工人利益”,还指出,必须依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方针,反对党内“左”、右倾倾向,避免对中小工商业者采取任何冒险举措。这体现了( ) A.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方针 B.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