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0216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 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必修2

日期:2025-09-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5976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二,必修,人教,生物,学期,-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一单元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01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自然条件下,任何生物的种群都与环境中其他生物密切联系。严格地说,探究单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只有在实验室才有可能实现。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兼性厌氧。 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呈“S”型增长,时间再延长,由于养料不足酵母菌数量会下降。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实践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接种酵母菌到培养液中 培养 计数 统计分析 得出结论 1.材料用具:酵母菌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者肉汤培养液,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2.血细胞计数板 计数室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 计数时,常采用抽样检测法。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计数室深度为0.1mm 计数室边长 为1mm 1个计数室的面积为1mm2 ,1个计数室内有400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400mm2 ② 1/400mm2的含义 ① 0.10mm的含义 计数室的深度为0.1mm 1个计数室的体积为0.1mm3 计数室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血细胞计数板侧面观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表达交流 中方格 小方格 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供微生物计数用。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计数公式: 1mL样品中酵母菌数= A1+A2+A3+A4+A5 100 ×400÷0.1mm3×稀释倍数 A1、A2、A3、A4、分别为四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 1mm3=10-3mL = 100 ×400×104×稀释倍数 A1+A2+A3+A4+A5 规格一:25×16型 A1 A2 A3 A4 A5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表达交流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计数公式: 1mL样品中酵母菌数= A1+A2+A3+A4+A5 80 ×400÷0.1mm3×稀释倍数 A1、A2、A3、A4、A5分别为五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 1mm3=10-3mL = 80 ×400×104×稀释倍数 A1+A2+A3+A4+A5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表达交流 规格二:16×25型 A1 A2 A4 A3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先盖盖玻片,再将培养液滴加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3.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保证各部位酵母菌的密度相等,若没有摇匀,从底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大,从上部吸取,计数结果会偏小。 此外,酵母菌常出现“抱团”现象,因此取样前需要将培养液充分振荡、摇匀,最好用移液器来回吹吸若干次,以确保样品被摇匀。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 3.怎样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