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2 诚实守信 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内容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本课时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诚实守信的内涵和地位,二是为什么要讲诚信,三是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 课时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地位、意义与实践途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化对诚信的认知,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从而在个人修养与社会参与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本框内容在前一阶段对社会秩序与规则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个人品德塑造与社会道德建设,突出诚信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框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也有助于为后续学习社会和谐与法治建设等内容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在教材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诚信认知与实践层面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能够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在诚信的具体践行、诚信与隐私冲突的处理等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对诚信问题的系统思考与总结。因此,本节课通过设置相关议题和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深度结合,最终将诚信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如何践行诚信。 难点:在复杂社会情境中合理践行诚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诚信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 道德修养:知道诚信的内涵,理解诚信对个人生存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法治观念:了解民法典中的诚信原则,提高法律意识,践行民法原则。 健全人格:在践行诚信的过程中,培养真诚、负责的品质,增强自我约束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设计思路 总议题:品胖东来案例,悟诚信之道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观胖东来经营,明诚信内涵情境一:一种很新的商业模式———信任经济学 情境二:对话古今,探寻诚信的地位任务一:1.结合胖东来的做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诚信的。2.你身边有哪些诚信的行为? 任务二: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诚信的故事?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知识一 诚信的内涵: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信守承诺。 知识二 诚信的地位:诚信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议题二:析面皮事应对,知诚信价值情境三:擀面皮事件的硬核担当任务三:于东来的做法帮助他收获了什么?又具有怎样的意义?(从个人、企业、社会角度谈谈)知识三 为什么要讲诚信? ①人以诚立身。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议题三:赏胖东来口碑,会诚信行动情境四:用真品换真心 情境五:诚信智慧屋———破解生活中的两难选择 议学拓展 议学延伸:制定班级诚信公约 任务四:胖东来坚持落实“用真品换真心”这一口号,这对我们做诚信的人有什么启示? 任务五:遇到以上情况,你会如何做? 知识四 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①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②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③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一家企业带火一座城,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思考:胖东来是靠什么成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的? 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