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0548

【章末复习】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含解析)

日期:2025-11-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4532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选择性,1章,必修,高中,生物学,章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混淆物质通过内环境的途径及跨膜层数 1.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人体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在患病时需要注射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氧气主要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进行运输,营养物质从消化道(主要是小肠)吸收到血液中进行运输。药物注射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细胞中的氧气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至少需要穿过4层细胞膜 B.小肠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后,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细胞的线粒体内发挥作用 C.治疗胃炎的药物经静脉注射后,运输至胃细胞的主要途径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 D.根据药物运输的过程可知,药物采用肌肉注射法一般要比静脉注射法见效快 2.(2025吉林白城一中期中)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Z、X、Y之间的相互关系。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Y和Z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2)若细胞1为肝细胞,食物中的糖类被分解为葡萄糖,请用箭头、图中字母和相应细胞来表示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内环境,经过运输最终进入肝细胞合成糖原的运输过程:肠腔→           。 (3)若细胞1为肌肉细胞,则其有氧呼吸利用的O2从外界进入细胞1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   层磷脂分子。 易错点2 不能准确分析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3.(2025河北邯郸月考)有些癌症患者受“酸碱体质理论”的影响,不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而寄希望于注射“碱性物质”以达到治愈目的。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①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②人若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组成部分,都是合理营养必不可少的 B.测得某人的唾液pH为6.5,则可判断其内环境呈弱酸性 C.患者体内的癌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对内环境的稳态也有影响 D.食用“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等,一般不会改变内环境的pH 4.(2025湖南娄底月考)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C点后完全适应,不再需要机体的调节 B.BC段下降的原因:乳酸被缓冲物质中和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如图所示,红细胞中的氧气运输到骨骼肌细胞周围的组织液(而不是进入骨骼肌细胞)中,需要出红细胞(1层细胞膜)、至少经过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共穿过3层细胞膜,A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常考点),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B错误。静脉注射到血浆的药物,运输至胃细胞的途径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C正确。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组织液中,药物需进入血浆经血液运输,进入组织液,再进入靶细胞;而静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可以直接经血液运输,故静脉注射一般见效更快,D错误。 2.答案 (1)Y中含蛋白质较多 X、Z (2)小肠上皮细胞→Z→Y→Z→细胞1 (3)22 题图解读 X是淋巴液,Y是血浆,Z是组织液,细胞1是组织细胞。 解析 (2)食物中的糖类在小肠被分解为葡萄糖后,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而进入内环境,经过运输最终可进入肝细胞合成肝糖原,此过程如图所示: 故葡萄糖从肠腔进入肝细胞的运输过程为肠腔→小肠上皮细胞→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肝细胞。 (3)外界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的途径如下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