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357

4.1 夯实法治基础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28839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2025-2026,九年级,道德,统编,学年
    (课件网) 家庭教育促进法,带娃要依法! 请你说说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哪些重要意义? ▲《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4.1 夯实法治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我国法治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 道德修养:自觉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弘扬道德,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增强法治观念。 一、选择法治道路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思考归纳下列问题: 1.法治的含义。 2.法治的重要性。(作用) 法治的含义 法制就是法治? 谁治———法而非人 什么样的治———善治 什么样的法———良法 意味着依法治理(P45) 意味着依法治理。 本意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或者“法律和制度”的简称。 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度和过程。 法治的含义: 同学们,何为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良法需要善治 良法 善 治 互为表里 辩证统一 前提 保障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有法治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法治的要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实行人治。 1840年鸦片战争 1849年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后,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选择法治 结合历史,谈谈我国为什么必然选择法治道路? 读历史,选法治 中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 1840年以后,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 法治的重要性(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 对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对国家: 1、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2、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描绘法治蓝图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结合P48相关链接,回顾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依法治国何时被确定为基本方略? 2014 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央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法治单列专门论述和部署,对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法治单列专门论述和部署,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