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1493

周测6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原卷版+ 解析版)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46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周测,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历史
  • cover
周测6 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5·湖北百校大联考高三月考)秦占领楚地迁陵之初,即以秦的户爵制度整编新“黔首”,但并不剥夺楚人原有楚地爵位,改以同级秦爵重新登记在册,并据以分配田地资源及赋役。这表明,战国末期的秦国(  ) A.延续楚国户籍政策 B.积极恢复旧的等级制度 C.有序推广小农经济 D.努力调和秦楚治理体系 2.(2025·湖南三湘名校教育联盟高三月考)秦统一后,沛县县令的好友吕公携家眷避祸于沛县,当地豪杰皆携礼为其接风,时任亭长(负责治安)的刘邦不请自来,未带分文却称贺万钱,坐于上座。吕公得知真相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将女儿许配给刘邦。这体现了(  ) A.贵族传统仍有存留 B.郡县体制尚未完善 C.基层治理地位重要 D.择婿标准因时而变 3.(2025·保定高三调研)关于汉朝的户籍管理,《居延汉简》中记载“户籍臧(藏)乡”,而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则有“诸无名数者,皆令自占(主动登记)书名数,令到县道官”的记载。这表明,汉朝(  ) A.注重加强社会控制 B.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C.基层治理体系完备 D.按职业来划分户籍 4.(2025·如皋高三学情调研)针对北民南流,东晋政府设立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赋役。侨置州县后,北方士族在南方购买了大量的土地,不断收容难民以加强实力。此现象客观上推动了东晋(  ) A.户籍制度的变革 B.南北政权的统一 C.阶级矛盾的缓和 D.征税标准的变化 5.(2024·广东部分名校高二上期中)下表所示政策的推行(  ) 朝代 政策 汉代 设置常平仓,当市场粮价低贱时,政府就提价向农民收购粮食,用以储备;当市场粮价上涨时,政府就减价出售自己储备的粮食以平抑粮价;发生灾害时,也可用储备的粮食救灾 南北朝 实行和籴市制度,并吸收常平仓法,以平抑物价,救灾度荒 隋朝 运用常平制、和籴平粜制,操纵市场和调节供求关系 A.凸显了行政干预的本质属性 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 C.加速了救济资源的合理流通 D.提供了市场管理的基本准则 6.(2025·安康高三质检)唐代前期,户籍是统计人口、征发赋役的依据。所有人丁必须编入户籍,未经许可,百姓不得随意迁移,如迁移需要得到地方官府的批准,并且要办理相关手续。唐代中后期,赋役户籍著录时已出现了商贩客户。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政府放弃对人口的管控 B.赋税征收逐渐实现货币化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D.藩镇割据导致户籍的紊乱 7.(2025·“江南十校”高三质检)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 088万。但史料记载这一年的“口数”仅为4 673万,每户平均口数仅为2.24。参考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造成平均口数记载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A.汉唐社会更为稳定人口众多 B.宋朝人口调查标准变化 C.汉唐基层管理混乱统计夸大 D.宋朝积贫积弱人口减少 8.(2025·如皋高三调研)北宋前期,贫富之间往往“自相假贷”,部分救灾物资通过赊借、典质等方式发放给灾民。为此,宋廷与地方官府往往要对民间相关赈贷行为进行干预,如置籍登记,维护依乡例收息,官为理索等。这反映出,北宋前期(  ) A.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济 B.宗族内部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C.儒学思想开始向基层社会渗透 D.官府动用行政权力强制劝赈 9.(2024·驻马店高二上期末)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加强社会控制 B.缓和阶级矛盾 C.发展农耕文明 D.促进民族交融 10.(2024·江苏卷,4)据广东《博罗县志》记载,明嘉靖、隆庆年间,该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