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6 综合检测(四)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2024·郑州高二调研)秦汉以后出现成形的手摇缫车,至宋代前,手摇缫车比较盛行。宋代,出现了脚踏缫车,同时出现了水力大纺车,每车每天可加工麻纱100斤。元代的王祯在《农书》中对水力大纺车如此描述:“与水转碾磨之法俱同。”这表明,中国古代( ) A.纺织品质量逐渐提升 B.农用动力发生根本改变 C.纺织工具不断地改进 D.家庭纺织以营利为目的 2.(2024·信阳高二调研)下表为考古出土汉代铁器的地区统计,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地区 出土铁器地区 黄河流域 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 长江流域 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 珠江流域 广西、广东、贵州 边远地区 辽宁、福建 A.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B.铁器冶炼业在汉代举足轻重 C.秦汉农业工具革命性突破 D.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 3.(2025·河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联考)汉代江南城市的发展阶段及其情况如表所示,据如表可知,影响汉代江南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发展阶段 发展情况 早期 西汉初期吴王刘濞统治下快速发展。出现了吴县这一都会城市 中期 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以前发展平缓。城市数量没有大的增长;行政级别没有大的变动;城市功能发展缓慢 晚期 东汉末期快速发展。新的郡县大量增设;城市数量急剧上升;城市建设进入高潮;城市行政级别变动剧烈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政治局势的变化 C.江南土地的开发 D.北方民族的南迁 4.(2024·福州高三上开学联考)据唐代文献记载:山东地区所生产的梨、枣等,经船运往苏州、杭州;而苏州所产柑橘,则经运河运到山东。当时黄河下游各个州县还组织了果子行来协调产销。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生产的区域化分工 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对外贸易比较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5.(2024·沈阳高三期中)唐代宗时实施的食盐政策是“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商人售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深山幽谷三五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该政策的实施( ) A.有利于民间商业贸易的发展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造成了社会借贷关系的混乱 D.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2024·湖南金太阳联考高二期中)1405年,朝廷在福建开采铁矿。最初用人力挑运矿石至海边,再装船运往北方,“人力耗费巨大,效率低下,岁岁艰难”,后来修建了专门的运输道路,使用马车运输,情况有所好转。这反映了,明代( ) A.长途贩运提升北方经济 B.运输工具决定效率 C.交通运输建设提高运力 D.福建铁矿资源丰富 7.(2025·重庆八中高三月考)道光年间,因受洪涝之苦,襄阳知府郑敦允改修樊城石堤,部分筑堤经费来源及数额如下表,据此可知,樊城水利工程建设( ) 樊城石堤修筑捐输明细表(部分) 捐款人 钱(串) 捐款人 钱(串) 陕西刑部郎中张联捷 4 000 华严寺 525.5 山陕馆 3 712.9 众粮行 800 武昌馆 2 075.7 汪永亨 10 000两元银 众票号 750两纹银 刘萝卜 1 500 A.受资金匮乏的严重制约 B.由国家与社会力量同构 C.推动地方权力逐渐式微 D.民间力量起到决定性作用 8.(2025·贵州西南名校联盟联考)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奖金、奖状来鼓励发明创造的做法。截至2008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累计受理国内外3种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申请4 741 555件。中国专利制度的建立( ) A.实现了科技自主创新 B.助推了经济体制转型 C.贯彻了制造强国战略 D.提升了文化教育水平 9.(2024·扬州高二期中)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