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材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第三单元“处处留心皆学问”主题下的一篇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文 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写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重点写了它是如何一步步爬墙的。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连续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学习作者将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在观察的方法、选取角度以及细致程度上需要 提升,将观察到的事物用书面语言表现出来更需不断练习。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同参观了山水展览馆。今天我们进入第二站。 小女孩视频:各位小小自然观察员们,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植物展览会,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跟随叶圣陶爷爷学习如何观察。 齐读课题 1.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重点指导“虎”部首是虎字头,千万别忘了这一勾哦。 2.补充爬山虎资料。 这是一种普通又常见的植物。面对这么常见的事物,叶圣陶爷爷会发现什么不易被人察觉的秘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 任务一:初探爬山虎 1.出示自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出示词语 (1)带音自读 (2)去音 小老师领读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3)本课有一个多音字,放在居中谁来读一读,读完以后谁来说说“曲”字念第一声时,表示什么意思?(联系此处的“直”可知,“曲”与“直”相对,是弯曲的意思。),补充另一个读音,并组词。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我们可以来看看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1)指名交流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大家看后三个自然段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爬山虎的脚】 所以作者是从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第1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第2自然段)和爬山虎的脚(第3-5自然段)三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的。 4.跟随作家的脚步,我们先来看看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爬山虎长在哪里呢?谁来读读。【出示第一自然段】 5.读完这一段,爬山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交流) 预设:从“满是”“一大片”看出它生长得非常茂盛,从关键词“北边墙上”“西墙”“屋顶”知道它是一种擅长攀爬的事物,大多生长在墙上、屋顶。从作者留心观察到爬山虎生长在操场北边的墙上,小院的西墙还有房顶上,知道作者观察特别仔细。 过渡:那一片布满外墙和屋顶的爬山虎,它是那样茂盛。那叶圣陶爷爷又是如何观察叶子的呢? 任务二:聚焦叶子变化 1.再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的? 2.谁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的? 指名交流:颜色和形态 3.先来看看叶子都有哪些颜色变化呢? 预设: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从嫩红 到嫩绿 再到绿得那么新鲜,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