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让电灯发光 第二节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沪科版)九年级 全 01 课标解读 02 学习目标 03 激趣导入 04 分析讨论 05 新知探究 06 知识拓展 07 实验探究 09 课堂小结 10 作业布置 08 练习与应用 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对应《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电与磁”主题,强调通过实验探究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通路、断路和短路的概念,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初步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和安全用电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电路概念,知道其组成部分; 2.认识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 3.通过实物认识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激趣导入 演示实验:拿出一个手电筒,打开开关灯亮,关闭开关灯灭。 你知道“手电筒里有哪些零件吗?”“为什么开关能控制灯的亮灭?” 分析讨论 手电筒的组成:电池、灯泡、开关、 导线、外壳和反射镜等组成。 开关之所以能控制灯的亮灭,是因为它像一道门,控制着电流能不能通过灯泡。 要让电灯发光,需要构建 “完整的电路” 下面,我们学习简单电路的相关知识。 新知探究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的组成 电池 电灯 开关 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成一个电流通路的回路时,便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新知探究 2.电路元件及其作用 (1)电源 ①作用:供给电路电能,使电路保持持续的电流。 电池是常见电源,电池有正、负两极,正极用“+”表 示,负极用“-”表示。 新知探究 蓄电池 纽扣电池 锂电池 ②常见的电源:干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知识拓展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以及电池的材料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不是汽油,而是电能,提供电能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以碳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锂离子电池以碳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在充电的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电池的正极有锂离子生成,锂离子通过电解液运动到电池的负极。 新知探究 (2)电流 ①电流的形成:在电源的作用下,电荷产生定向移动便形成持续电流。 这与水管中的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类似。 ②方向:导体内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新知探究 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当电池、导线、小灯泡组成的回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开关、小灯泡流向电源负极(如图所示)。在电源内部,电流从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知识拓展 拓展:形成电流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在金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正电荷没有移动;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定向移动的是带正电的正离子和带负电的负离子。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新知探究 (3)常见的用电器 ①作用:是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它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内能和机械能等。 ②常见种类:电灯、电脑、手机、电饭锅、电视机、电铃、电冰箱、电风扇等。 电熨斗 电风扇 灯泡 新知探究 (4)开关———可将电路连通或断开 ①作用:用来控制电路的断开或连通。 ②常见种类: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声控开关等。 新知探究 (5)导线———输送电能 ①作用:起着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的作用。 ②常见种类:常用的导线是铜、铝导线,导线的外壳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知识拓展 集成电路 含计算机芯片的电路 一台小收音机的电路中就有几十个电路元件;集成电路是非常复杂的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部件。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可集成数亿个电路元件。 新知探究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通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