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2112

15.1静电现象 同步探究学案--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1630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5.1,静电,现象,同步,探究,学案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以及摩擦起电的原因;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验电器的构造及作用; 3.了解静电的利用与防止,摩擦起电的原因及静电感应、静电现象。 重点:1.摩擦起电现象;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用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静电感应现象的理解。 【自主学习】 1.摩擦起电:用_____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物体有了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3.自然界只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作_____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作_____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 5.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_____,符号是C。 6.验电器的工作原理:_____相互排斥。 7.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_____电,电子带_____电。 8.摩擦起电实际上是_____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9.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_____或_____,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_____,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_____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合作探究】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作摩擦起电。 【实验探究1】: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1)将塑料梳子与毛皮摩擦,然后靠近小纸屑会观察,看到什么现象? (2)将塑料棒与毛皮摩擦,然后靠近细水流,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归纳总结 ①经过摩擦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②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 【实验探究2】:有趣的气球 如图两个充气后的气球悬挂起来可碰在一起。 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1)现象:两个气球会_____,分开悬挂。 (2)启示:同种电荷相互_____,摩擦可以使物体_____。 【实验探究3】探究电荷的种类及相互作用规律 把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再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可得什么结论? (1)现象:两个玻璃棒相互排斥;两个橡胶棒_____。 (2)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_____相互吸引。 (3)结论 ①实验表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所带电荷是不一样的。 ②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③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用Q或q来表示 (2)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2.验电器 (1)验电器的构造如图: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验电器的工作原理_____ 3.摩擦起电的实质_____ 想一想: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 4. 静电感应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 1.静电现象在现代技术中有很多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喷涂等。 2.静电处理不好,也会对生活生产造成危害。油罐车车尾装有拖在地上的铁链,便是一种减少静电影响的措施。 【归纳整理】 一、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带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