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15.3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教学设计 课题 3. 测量: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单元 15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 电与电路” 的第三节,是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电流测量是理解电路基本规律的关键,为后续学习电压、电阻、欧姆定律及复杂电路分析奠定基础,在整个电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结构:先介绍电流概念、方向及单位,让学生建立对电流的初步认识;接着重点阐述电流表的构造、使用规则和读数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量电流的技能;最后安排实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实验探究与动手能力。 教材设计的 “方法点拨”(试触法来选量程)和 “安全警示”(禁止接电源两极),直接针对学生实验中的难点与安全隐患,符合九年级学生 “初次接触电学测量仪器” 的认知需求,是培养实验素养的重要载体。 2022新课标要求 在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于“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要求如下:明确提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并以“用实验室指针式电流表,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流”为例,要求学生掌握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量程选择、接线柱连接、读数等操作。 实验探究要求:将“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纳入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强调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如能正确连接电路、读取电流数据,并理解电流测量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1)知道电流的概念,会进行电流单位的换算;(2)通过实物观察认识电流表,并在实验中能正确使用电流表;(3)会对电流表正确读数。2.科学思维(1)通过 “水流类比电流”,理解电流的 “大小” 属性,培养 “类比推理” 的科学思维;(2)能根据被测电流大小选择合适量程,根据量程确定分度值读取示数,培养 “定量测量” 的逻辑思维。3. 科学探究(1)能按照实验步骤规范连接电路,进行科学探究;(2)学会 “试触法” 选择量程,能准确读取电流表示数并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能力。4.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会 “定量测量” 在物理研究中的意义,激发对电学实验的探究兴趣。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简单电路组成和电流基本概念,对电学有初步认识,能理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对电流大小的测量及相关原理理解不深。2.能力水平:经过前期物理学习,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能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简单操作,但在选择电流表量程、正确连接电路及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有待提高。3.学习特点:好奇心强,对物理实验充满兴趣,但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较弱,在理解电流表工作原理和电流测量抽象概念时可能有障碍。不同学生学习进度和接受能力有差异,需要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 。 重点 1.电流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2.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 难点 1.根据被测电流大小选择合适量程。2.不同量程下电流表分度值的判断与示数读取。 材料准备 电池组、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及导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演示实验观察由一节和两节电池分别供电的一盏灯的发光情形。灯为什么会亮?灯光亮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丝。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灯的亮度大,表示电流流过灯丝的电流更大。 引出本节课题电流和电流的测量 讲授新课 一、认识电流1.电路闭合时,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会定向移动,形成持续的电流。2.电荷持续流动需满足的条件:①有电池;②电路闭合.3.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知识拓展在金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正电荷没有移动;在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