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测11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综合练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某中学积极开展“悦读悦成长”主题读书活动。小张阅读分享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钱钟书的《围城》片段,同学们听后收获颇丰。该活动体现了( ) ①文化具有教育人民的功能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能决定人的思想行为 ④我们充分认同国内外一切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某村依托文化礼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平台,用艺术、体育活动弘扬家族家风,用“接地气”释义“大道理”,既丰润了村落文化生活,又有助于提升村民道德责任感。这表明( )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 ②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传播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重庆市欧营村通过打造艺术墙绘、特色布展以及文化培训活动等文化元素赋能乡村发展,当地橙乡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应运而生,以特色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②文化有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文化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年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广泛邀请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的主题深入研讨对话,提供交流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大会的举办( ) ①以回溯人类思想之源为价值旨归 ②能够为解决现代世界问题提供智慧启示 ③有利于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明互鉴 ④有利于人们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播实践的覆盖面、纵深度不断拓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践方向:一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聚力培育品牌传播项目;三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业成为传播非遗的广阔平台;四是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这些举措说明( ) ①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 ②传统文化内容创新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④基于实践的创新才能提升群众文明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全国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凝聚勇往直前的奋进伟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是基于英烈精神( )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药食同源”理念在中国民间由来已久,如今更呈现出无限的想象力。草本冰激凌、人参美式、枸杞拿铁等中药创新食品将具备养生功效的中药材与年轻人喜爱的各种美食相融合,“中药+”不仅让更多的年轻人体会到中医药的价值,还由此出现“中药餐饮”业态新的商机。由此可见,“药食同源”理念( ) ①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饮食文化偏好 ③彰显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在与经济交融中催生了新文化产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在台州仙居下汤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先民当时开挖的壕沟,在壕沟围绕的中心台地上分布着10多座土台和成组的器物坑。同时,在遗址外围还发现了好川文化时期(距今约4 500至4 000年)的古稻田。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人们的认识总会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制约 ③文化遗产能够发展民族文化 ④该遗址发掘有助于推进稻作农业起源研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