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3547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406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练习,答案,2025-2026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还对气候、水文、生态和人文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形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祁连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C.经过1月0 ℃等温线 D.主要位于湿润区 祁连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A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大致是我国1月0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C错误;祁连山脉主要位于半干旱地区,D错误。 2.关于山区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易发生水土流失 C.山区应大力开发,充分发展旅游业 D.山区应注重水土保持,保护生态环境 大力开发山区发展旅游业,会破坏自然环境,C错误。 (山东菏泽曹县期中)某中学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下面为该校的研学路线图。读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研学途中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逐渐凋零 B.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荒漠和草原 C.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多 D.从吐鲁番到拉萨需要准备应对高原反应的药品 暑假期间从上海到沈阳,花草树木不会凋零,A错误;从沈阳到朱日和依次可见森林、草原,不是荒漠和草原,B错误;从朱日和到吐鲁番沿途降水越来越少,C错误;从吐鲁番到拉萨要到青藏高原,需准备应对高原反应的药品,D正确。 4.研学途中,同学们讨论了诗词中的地理,其中反映我国地势对河流影响的是(A)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大江东去,浪淘尽 ③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体现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东流,“千里江陵一日还”说明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①②③都反映了地势对河流的影响;“春来江水绿如蓝”说的是春天江水变绿,和地势无关,④不符合,A正确。 5.甲线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处在该分界线上的山脉是(A) A.昆仑山脉 B.阿尔泰山脉 C.太行山脉 D.武夷山脉 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A正确。 (贵州遵义红花岗区期末)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流域面积超过100千米2的河流约有2.3万条,外流河占76.7%,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天然湖泊常年水面面积在1千米2以上的有2 865个,其中淡水湖1 594个,咸水湖945个,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据此完成6~8题。 6.《公报》中提到的长江主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B)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公报》中提到的外流河主要位于我国的(B) ①干旱、半干旱区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季风区 ④非季风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我国外流河主要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同时这些地区也多在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非季风区河流多为内流河。 8.推测下列地区中,咸水湖数量较多的是(C) A.华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内陆 D.华北地区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4年10月19日,内蒙古中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出现了6~12 ℃降温,19~21日,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据此完成9~10题。 9.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D) A.旱灾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强冷空气过境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形成寒潮灾害。 10.受本次强冷空气影响,以下应对方式合理的有(C) ①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②注意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③牲畜、家禽、农作物等无需采取防寒措施 ④在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需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