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 小小养殖场》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小小养殖场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借助 “小小养殖场” 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鸡蛋孵化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分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三位数连减运算,通过 “小小养殖场鸡蛋孵化” 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减运算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法及简单的三位数减法计算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大数连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教学中需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连减运算的步骤及验算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1. 数学运算:结合解决 “小小养殖场鸡蛋孵化” 问题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 数据分析:在解决鸡蛋剩余数量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验算意识。3. 数学应用:能运用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 掌握连减运算中退位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鸡蛋孵化情况统计表、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创境导课,引出问题 展示小小养殖场鸡蛋孵化的情境图和相关信息:“小小养殖场共有 850 个鸡蛋,上午孵出 256 只小鸡,下午孵出 280 只小鸡。” 提问:“同学们,从这些信息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观察情境图和信息,提取信息并提出问题(如:还有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上午和下午一共孵出多少只小鸡?等)。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连减运算的主题。 二、联新旧联系,找出重点 课件出示:“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25-313= 328-129=” 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1。 独立完成计算,回顾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三位数连减运算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三、探提出设想,探究证实 任务一:解决 “还有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的问题1. 提问:“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计算呢?”2. 展示学生可能的计算方法(如:先算上午孵出后还剩多少个鸡蛋,再算下午孵出后还剩多少个,即 850-256-280;或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孵出多少只小鸡,再用总鸡蛋数减去一共孵出的数量,即 850-(256+280),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法的合理性。3. 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1. 思考并交流计算方法,尝试列出算式。2. 讨论不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理解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3. 独立尝试计算,体验不同的计算思路。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掌握连减运算的基本方法。 四、展展示结果,解决问题 任务二:精确计算并验算1. 提问:“第一种方法 850-256-280 的结果是多少呢?请大家尝试计算。”2. 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计算方法,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重点强调退位的处理:“在计算 850-256 时,个位 0 减 6 不够减,从十位借 1 当 10,10-6=4;十位 5 被借走 1 剩 4,4 减 5 不够减,从百位借 1 当 10,14-5=9;百位 8 被借走 1 剩 7,7-2=5,所以 850-256=594;再算 594-280,个位 4-0=4,十位 9-8=1,百位 5-2=3,结果是 314。”3. 请学生用第二种方法 850-(256+280)计算,先算括号里的 256+280=536,再算 850-536=314,引导学生发现两种方法结果一致。4. 引导学生进行验算,如用剩下的鸡蛋数加上上午和下午孵出的小鸡数,看是否等于总鸡蛋数 314+256+280=850。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