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在非洲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它的树干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是名副其实的“大胖子树”。该树是大型落叶乔木,主干短,分枝多,自然分布区干湿季分明,适生区的年平均降水量300~800mm,该树耐旱力强。下图为“大胖子树”景观图。读图,“大胖子树”耐旱力强的习性主要表现在( ) A.枝叶很小且多呈刺状 B.木质部像多孔的海绵 C.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 D.对大风有较强的抵御力 3.当土壤组成物质中矿物质的体积百分比为45%、有机质的体积百分比为5%、水分和空气的体积百分比各为20%~30%时,该土壤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占比。土壤中矿物质的来源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地形 D.生物 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捶实,形成平台房顶,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下图示意土掌房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土掌房最突出的优点是( ) A.坚固抗震 B.保暖隔热 C.通风散热 D.防水防潮 5.土掌房聚落选址在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上,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充足 ②气候相对凉爽 ③减少洪灾影响 ④减少占用耕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下列关于土掌房平顶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供晾晒、活动空间 ②视野开阔,环境优美 ③利于排水,防潮保暖 ④平顶相连,便于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国家公园在巴西北部的马拉尼昂州境内(右下图五角星处)。靠近赤道,1到5月为雨季,年降雨量达到1400-1600毫米。公园海岸线长,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公园内主要是一大片沿海沙漠,热季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0℃。在最佳观景季节,沙漠里出现众多水晶般大大小小的湖泊,充满着新月沙丘的沟谷(见左下图)。游客们可以在充满阳光的沙漠湖群中徜徉、在湖畔的白色“沙床”上嬉戏,这里也因此得名“千湖沙漠”。完成下面小题。 7.推测此地的最佳观景季节时间主要为( ) A.1月-5月 B.6月-9月 C.10月-次年2月 D.9月-12月 8.这些沙漠中的湖泊( ) A.是咸水湖 B.是淡水湖 C.面积稳定 D.盐度不稳定 读两种地貌示意图,回答问题。 9.图一所示地貌为( ) A.喀斯特地貌 B.河流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蚀地貌 10.图二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沉积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 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 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 1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暑假期间,家住天津的小明路过当地一座桥梁(图a)时发现,一侧河岸出现大量浮藻。随即同行的小亮拍下照片,小明的身影与桥梁走向几乎平行(图b)。据此完成问题。 13.拍摄照片的地点和大致朝向分别为( ) A.甲;东北 B.甲;西南 C.乙;东北 D.乙;西南 14.拍摄照片时,当地时间接近( ) A.7:00 B.11:00 C.15:00 D.19:00 15.照片中的浮藻位于( ) A.凸岸,该岸水位整体比对岸低 B.凸岸,该岸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