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特训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一、单选题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下图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追求绿色GDP ④禁止碳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大力植树造林 D.减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4. 读图,回答下题。 “碳中和”( ) ①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有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②可通过使用脱硫煤、增加污水处理效率等实现 ③能推动绿色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 ④能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全球变暖可通过多种自然过程对人类造成不利影响,危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甚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属于全球变暖通过自然过程对人类造成的不利影响的是( ) ①环境难民增多 ②粮食和水供应受损 ③建筑物腐蚀严重 ④核污染事件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包括( ) A.加剧资源危机 B.移民、环境难民增加 C.生存空间扩大 D.疾病死亡人数增加 主体功能区刻画了我国国土空间有序开发和保护格局的蓝图。科学评估碳排放的主体功能区效应,有利于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减少碳排放中的关键作用。碳排放强度是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若一地区GDP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下降,表明其向低碳模式转型。下图示意四川省2010-2017年不同主体功能区碳排放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由图可知,2010~2017年四川省( ) A.重点生态功能区碳排放量最多 B.农产品主产区碳排放量最少 C.城市化地区碳排放量不断下降 D.经济发展逐渐转为低碳模式 7.为降低全省的碳排放强度,城市化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吸纳非城市化地区人口 B.减少工业比重 C.严格限制私家车的使用 D.加快植树造林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碳储量调查研究可以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达成,某研究团队对巢湖流域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巢湖流域地势呈西高东低,流域内以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体为主,其中耕地和林地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66.09%和10.18%,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0.7%和15.73%。研究表明,流域内生态系统固碳效率空间与季节差异显著。下图为巢湖流域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相较于林地,耕地储存了流域总碳储量70.7%,主要因为巢湖流域内耕地( ) A.面积占比最大 B.固碳效率最高 C.碳排放能力强 D.固碳时间更长 9.推测巢湖流域内生态系统固碳效率最高的区域为(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海南岛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保存有最为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主峰海拔1412米,最低处海拔仅200米,地形复杂。本区气候类型属热带季风气候。如图示意尖峰岭不同海拔山地原始林不同深度(h)土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g/kg)。据此完成问题。 10.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垂直变化特点是( ) A.海拔越高,有机碳质量分数越低 B.随海拔上升,有机碳质量分数趋于增高 C.海拔越低,有机碳质量分数越低 D.随海拔上升,有机碳质量分数持续降低 11.海拔400~500米表层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极低,可能的原因是该海拔带( ) A.植物茂盛,微生物活跃 B.地势平缓,水土流失少 C.距海洋近,台风影响大 D.暴雨集中,土壤水分多 某小组以小兴安岭西南边缘某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