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4867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506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宁夏回族自治区,次月,答案,试卷,历史,第一
    202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古代文明绚烂多彩,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华美文物揭开神秘面纱。如图,长江流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璋”和黄河流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二者不仅“撞脸”,且均属仪仗用具。这反映了( )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早期文明交流较为频繁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高超 2.甲骨文中有“蜀受年”“蜀不受年”等记载,这里的“年”是农业丰收之意。到伐纣时,古蜀和西南地区的庸、羌等民族,一起参加了伐纣灭商的战争。这些记载表明古蜀地区( ) A.战争频繁发生 B.和中原地区早有联系 C.民族杂居生活 D.受中原王朝直接管辖 3.从下表关于商鞍变法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得出( ) 班固(汉)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 赵蕤(唐) 贵尚谲诈,务行苛刻。废礼义之教,任刑名之数,不师古,始败俗伤化 毛泽东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A.历史解释带有时代的选择性 B.时间越久远历史研究越复杂 C.研究者的史观左右历史事实 D.历史叙述方式决定历史结论 4.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 “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 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 A.墨家 B.兵家 C.儒家 D.法家 5.“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B.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C.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 6.据秦简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贰春乡需要向朝廷上交的岁赋为“白翰”“黑翰”“明渠鸟”“鷩鸟”等若干只,于是乡守令乡吏和刑徒进行捕捉。这说明秦朝( ) A.政府对刑徒的管理较宽松 B.统治阶级生活奢靡腐化 C.对基层社会形成有力控制 D.赋税征收以土特产为主 7.汉朝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强大的匈奴便是其中之一。汉王朝对其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了汉王朝的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据此可知,汉代的边疆治理( ) A.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奉行开明的治边政策 C.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 8.据记载,西汉刺史“以六条问事(考察豪强、郡守等)”。汉成帝时,有人向刺史朱博揭发当地丞尉(县丞和县尉的合称)有问题,而他则以丞尉不在自己的管辖权限之内为由,拒绝办理这个案子,并让百姓去找别的部门来解决这问题。这表明西汉刺史( ) A.监察对象单一 B.监察权力较小 C.监察方式落后 D.监察范围明确 9.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10.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与内地发生密切联系,南迁的游牧民族大部分走向了农业化的道路;中原部分地区一度也变为牧场,畜牧业较之前代不断增加。据此可知( ) A.中原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 B.结束了农牧地域分异的格局 C.少数民族内迁推动民族分布格局形成 D.北方农业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的调整 11.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安西都护府”整合为一个学习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