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易错题与重难点 易错点一、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难以判断反应的先后 当一种物质与溶液中的两种溶质都会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时,需要先判断反应生成的沉淀或气体会不会与另一种物质再发生反应,若会,则一开始没有气体或沉淀;若不会,则一开始就会出现气体或沉淀。 典例1:(2025九上·柯桥期末)向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氢氧化钾溶液变质程度为 (选填“部分变质” 或“全部变质”)。 (2)请写出氢氧化钾变质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 变式1: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 (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 变式2:(2025九上·杭州期中)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或气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图中可知,0a段与Na2CO3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2)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 变式3:某次实验后得到了一杯可能还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铜废液,某同学想知道该废液中否还含有盐酸以及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了109.8g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废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 (1)该废液中是否还含有盐酸 _____ (2)该废液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 易错点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在应用中常被忽略,误认为反应都能进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且在酸碱盐的性质中,碱与盐反应时,碱和盐必须都可溶。 典例1:硝酸钾是重要的盐,化学式为KNO3。硝酸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黑火药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的硝就是指硝酸钾),下列两种溶液混合不能制取硝酸钾的是( ) A.硫酸钾和硝酸钡 B.氢氧化钾和硝酸 C.碳酸钾和硝酸钙 D.氯化钾和硝酸钠 变式1:(2023九上·杭州期末)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2O3和HCl B.La(OH)3和HCl C.NaCl和La(OH)3 D.La和HCl 变式2:(2024九上·义乌期末)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变式3:(2024九上·平湖期末)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时,小嘉做了如表所示的四个实验。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试管内试剂 NaOH溶液 MgCl2溶液 Na2C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 (1)根据以上实验产生的现象,可以判断试管③④中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试管④中反应的现象为 。 (2)试管①中是否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呢 小嘉在加入过量稀硫酸后的试管①中,再滴入少量 ,无明显现象,就能说明①中也发生了反应。 (3)小嘉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上述实验,总结得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为: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 产生。 重难点三、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