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5866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学历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0-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1次 大小:129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价值,政治,哲学,必修,统编,学年
  • cover
高二年级政治学历案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核心素养】 1. 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其关系。 2. 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主体差异性。 3. 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方式,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及主体差异性特征。 难点:领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对评价各种价值观念的意义,以及在复杂利益关系中如何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作出正确选择。 三、【学习过程】 【课堂预学】 (要求:阅读课本P75-P78,思考以下问题。) 1.阅读P76 识记并勾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 2.阅读P76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3.阅读P77 勾画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课堂互学】 议题:从内联升的发展看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议学情境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排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道:“世道这样乱,谁还有心思去管梨的主人是谁。”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议学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许衡为什么会作出上述选择。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许衡在能否摘梨的问题上有着正确的价值观,必然会作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不摘梨的价值选择。 议学情境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材料:某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拆除小区内一些老旧的车棚来拓宽道路、增加停车位。部分居民表示赞同,认为这样能改善小区停车难的问题;但也有部分居民反对,因为他们经常在车棚下休闲聊天,车棚拆除后就失去了这样一个社交场所。 议学问题:居民对小区改造中拆除车棚的不同评价,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什么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否存在客观的衡量标准?如果存在,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不同居民的利益关系? 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点。出现差异是因为居民的需求不同,关注停车难问题的居民和把车棚作为社交场所的居民,由于自身需求和关注点不同导致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同。存在客观衡量标准,就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处理时要全面考虑居民利益,比如可以在拆除车棚同时,规划新的公共休闲区域,既解决停车问题,也满足部分居民社交需求,在保障最大多数人利益前提下,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 。 课堂固学 1、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 【解析】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  ) 【解析】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不同的。(  ×  ) 【解析】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紧密联系,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 ) 【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紧密联系,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  × ) 【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观性,往往因人而异。 6、价值判断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 ) 【解析】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可以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所以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 ) 【解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但仍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8、人们立场的不同,决定了对同一事物不可能作出相同的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