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十九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试题 2024.11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2022年是“中国天眼”(FAST)在平塘大窝凼建成六周年,我国科研人员利用该设备可探测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至今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发表于《自然》等国际杂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可观测宇宙 2. 假若FAST接收到来自某星球的地外文明,那么这颗星球应具备存在生命的条件为( )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有固体表面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⑤有液态水 A. 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①⑤ 3. 该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冰斗 B. 三角洲 C. 峰林 D. 风蚀蘑菇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4. 图示该地在地质演化的过程中,遭受侵蚀的次数共(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5. M、N两地岩石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 沉积物来源差异 B. 沉积环境差异 C. 侵蚀程度差异 D. 垂直运动差异 6. 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页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 B.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砂岩 C.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砂岩 D. 砂岩、花岗岩、石灰岩、页岩 330万年前,鄂尔多斯地块构造稳定,地表起伏小,晋陕黄河段发育了宽广的河谷。随着鄂尔多斯地块抬升,汾渭地堑下陷,晋陕黄河段形成深邃的峡谷。距今25万年时,在外力作用下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浑河从黄河上游的干流演变为黄河的支流。下图为晋陕黄河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早期晋陕黄河河谷较宽是基于( ) A. 断层活动 B. 侧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冰川作用 8. 晋陕黄河形成深邃的峡谷后,谷深的南北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及成因是( ) A.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落差大 B.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位于上游 C. 南段谷深大于北段 南段支流多 D. 北段谷深大于南段 北段河谷狭窄 9. 促成汉河口以北连通河套古湖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 A. 风化作用 B. 岩浆活动 C. 风沙作用 D. 溯源侵蚀 辽河三角洲主要由辽河、大辽河以及大凌河等多条入海河流冲积而成。地质历史时期,辽河流域森林茂盛,水草葱茏;清朝以后,河源地区植被残缺,加之区域内风沙大,每遇暴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造成河流下游严重淤积。近年来当地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植被覆盖率有所回升。下图示意辽河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0. 根据材料推测清朝前后辽河三角洲的演变情况是( )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1. 目前辽河三角洲的面积有减小的趋势,根据材料推测理由可能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 ②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流,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植被覆盖率提高,减缓流域的水土流失,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 ④降水强度较大,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增强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河漫滩型沙丘形成与河流水位关系密切,丰水期洪水淹没河漫滩,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降低,泥沙出露,经风的吹蚀、搬运、堆积形成。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河谷某河漫滩型沙丘形成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2. 判断图示沙丘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 ②③①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D. ④②①③ 13. 图示③阶段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其大小代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