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7683

抗日精神时代解码:从民族精神传承到文化自信筑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日期:2025-09-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359897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精神,抗日,胜利,抗日战争,纪念,筑牢
  • cover
(课件网) 专 《抗日精神的时代解码:从民族精神传承到文化自信筑牢》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传承创新:当代实践载体 民族精神的核心 筑牢文化自信 抗日精神的时代解码 文艺作品:主旋律电影创新 展览教育:沉浸式历史体验 非遗活化:红色基因新表达 身份认同: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际传播:中国叙事突破 个体觉醒:小人物大担当 集体凝聚:统一战线力量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知识点 【时政热点】 从“活着”到“活成个人”:个体觉醒的痛感与力量影片中,一群原本只想活命的普通中国人,在目睹日军残忍的屠杀罪证后,渐渐发现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最终奋起抗争。从被迫冲洗照片,到为了保存证据、传递真相而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背后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觉醒的缩影。 照相馆老板老金的转变极具代表性。起初,他藏起相机、擦掉血迹,只求在日军的铁蹄下保全一家老小,在他看来,“活着”是乱世里唯一的真理。但日军的暴行,撕碎了所有幻想。当老金被迫冲洗那些记录屠杀与凌辱的照片,看着镜头里的同胞像牲口般被屠戮,听着女儿天真地问“爹,他们为什么要杀我们”时,这个“小人物”原本只想“活着”的执念开始崩塌。他偷偷藏起底片,在暗房里用显影液一点点勾勒真相的轮廓。这一刻,他不再只为苟活,而是开始追问“为何而活”。 这是愤怒,亦是觉醒。这一转变是个体尊严面对暴力的绝地反击。在南京大屠杀中,类似的觉醒每天都在发生:拉黄包车的车夫为掩护学生引开日军,教书先生在城墙上写下“还我河山”,甚至妓女也捐出了卖身钱支援抵抗……他们或许从未想过成为英雄,却在目睹同胞苦难、亲历尊严被践踏后,从麻木的看客蜕变为勇敢的战士,这是硝烟淬炼出的觉醒,更是民族危亡之际良知的集体迸发。 一、纪念活动 1、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2、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 二、活动标识 1、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2、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 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核心考点一:民族精神的核心 1.抗战胜利80周年 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史 1、东北沦陷: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局部抗战开始,中国由此开始了十四年抗战。 事件:日本驻东北地区关东军精心策划,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炸毁南满铁路,制造"柳条湖事件",并借机发动对中国东北军驻地的进攻,史称"九一八事变"。 2、华北危急:1935年1月﹣7月,华北事变,中国丧失华北大部分主权,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领导的学生爱国运动,史称"一二九运动"。 事件:1935年,日本为推动华北地区自治,制造一系列事件,强迫国民政府签订"秦土协定""何梅协定",并扶植反动分子傀儡控制华北,史称"华北事变"。 核心考点一:民族精神的核心 1.抗战胜利80周年 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意义: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