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5一2026学年(上)高一年级秋季检测 思想政治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大 洞遗址分布范围超过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约5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5万年至1.5万 年。出土石制品及动物化石近20000件,主要为简单的石核、石片工具,以及大量动物化石 (见下图)。这一时期 ①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②主要通过打制的方式生产石器 ③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④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氏族公社中,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食物,妇女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负责采集、管理 氏族内部事务等,而男子则主要负责狩猎和防御野兽。这种分工明确的生活方式,提高了 氏族的生存能力,也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 ②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思想政治试题第1页(共8页) ③在氏族制度下妇女享有一定特权 ④在生产中人们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人类社会进入了以阶级压迫为特征的奴隶制时期。据此,回答 3~4题。 3.在奴隶制社会阶段,奴隶主阶级将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这种特殊存在与可移动资产 没有区别,奴隶主拥有对其自由处置的权力,包括进行交易和调遣。奴隶被强制进行高强 度工作,既无法获得劳动所得,也彻底失去了自主行动的权利,这是奴隶社会最基本的运行 法则。可见,在奴隶社会 ①奴隶的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奴隶主占有 ②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无人身自由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④奴隶主阶级利用暴力机关来镇压奴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从历史的角度看,奴隶社会的出现打破了原始社会的狭隘性,使得社会生产规模得以扩大,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也逐渐发展。这些变革为整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 一步繁荣创造了条件。这表明 ①从原始公有到家庭私有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有助于文化繁荣 ③奴隶社会生产力适应了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 ④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A.①3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社会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 必然结果。下列属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 ①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②农民有劳动工具和少量的土地 ③农民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和稳固使得封建社会的租佃制度有了初步发展。《汉书·食货 志》当中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表明在当时,普通百姓租佃地主豪民的现象已 经较为普遍,而且租率很高,达到了十分之五。可见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 ③地主阶级以收取地租的方式剥削和奴役农民 ④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土地私有、君主专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想政治试题第2页(共8页)2025一2026学年(上)高一年级秋季检测 思想政治·答案 1~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B 3.C 4.D 5.B 6.A 7.A 8.D 9.A 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