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0170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project) 导学案(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

日期:2025-11-12 科目:英语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17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Unit,答案,上册,七年级,2024,五四
  • cover
Unit 3 A day to remember Section B (project) 导学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达成以下目标: 学习理解层面:能结合自身难忘经历挖掘故事创作素材,明确故事的核心构成要素(场景、人物、情节),理解 “开头 - 发展 - 高潮 - 结尾” 的故事框架,为小组故事接龙奠定基础。 应用实践层面:能积极参与小组故事接龙活动,轮流添加 1-2 个句子,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一般过去时(如 visited、picked)、活动类词汇(如 explore、help)及日常交际句型,确保情节连贯。 迁移创新层面:能对小组接龙故事进行改编(如调整结局、增加新角色),或创作主题漫画并配英文说明,传递互助、勤劳等积极价值观,体会故事创作在情感表达与协作交流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能梳理故事创作的基本框架(开头介绍场景人物、发展推进情节、高潮出现冲突、结尾点明收获),明确各部分的核心内容。 能在小组故事接龙中,正确运用一般过去时和本单元目标词汇(如 farm、trip、experience),完成情节衔接。 (二)难点 在故事接龙过程中,既能保持情节逻辑连贯,又能准确运用语法知识(如不规则动词过去式),避免时态混淆。 在改编故事或创作漫画时,能自然融入积极价值观,使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意义。 三、课前预习 完成下列练习,为课堂故事创作做准备: 根据音标、词性及中文提示,写出对应的单词: ① [pl t](名词)“情节”———_____ ② [ k r kt (r)](名词)“人物;角色”———_____ ③ [ kla m ks](名词)“高潮”———_____ ④ [ k sp ri ns](名词)“经历”———_____ 翻译下列与故事创作相关的短语: ① 设计故事人物 ———_____ ② 构思情节发展 ———_____ ③ 确定故事场景 ———_____ ④ 编写故事结尾 ———_____ 回忆一次你难忘的经历(如农场游玩、公园探险),用 3 个英文单词记录关键信息(示例:farm, strawberry, help): 、、_____ 四、课堂探究 (一)情景导入 分享交流:结合课前预习的难忘经历,用 1-2 句话向同桌介绍(如 “I went to a farm last month. I helped pick apples there.”),说说这次经历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故事分析:观看《小红帽》经典片段,思考并小组讨论: ① 这个故事的场景是哪里?(Where does the story happen ) ② 主要人物有哪些?(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 ③ 故事中最紧张的部分(高潮)是什么?(What’s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the story ) 总结: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包含场景、人物和有起伏的情节。 (二)学习理解 自主梳理:结合《小红帽》片段和课前预习,填写故事基本构成要素表(文字描述,不用表格形式): 场景(Setting):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如 “one afternoon in the forest”; 人物(Characters):推动情节发展的角色,如 “Little Red Riding Hood, the wolf”; 情节(Plot):分为开头(介绍背景)、发展(遇到问题)、高潮(解决冲突)、结尾(总结收获)。 小组讨论:确定本组故事接龙的主题(从 “农场探险”“公园救援”“森林互助” 中选一个),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 确定故事场景(如 “a small farm on a sunny Saturday”); ② 设计 2-3 个主要人物(如 “Tom, a farmer, Tom’s friend Lily”); ③ 预想一个小冲突(如 “they can’t find the farmer’s lost cat”); 用简单英文记录讨论结果,为接龙做准备。 (三)应用实践 小组故事接龙: ① 每组先派 1 人写故事开头(1-2 句,用一般过去时,介绍场景和人物,如 “Last Saturday, Tom and Lily visited Uncle John’s farm. The weather was warm and sunny.”); ② 组员轮流添加句子(每人 1-2 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