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0839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10-0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49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单元,过关
  • cover
第一章 单元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的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竹管、动物尾毫→湖笔 B.松木→油烟→徽墨 C.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 D.端石→端砚 2.下列物质按照浊液、溶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云、稀盐酸、医用酒精 B.葡萄糖溶液、氯水、雾 C.稀豆浆、冰水共存物、碘酒 D.泥水、食盐水、有色玻璃 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B.是钾盐、硝酸盐,也是正盐 C.是含氧酸、二元酸,也是强酸 D.NaOH是可溶性碱,也是强碱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 A.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B.去除废水中的 C.溶液与少量的溶液混合: D.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5.2024年11月7日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诞辰104周年纪念日。金属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关于铈的化合物及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B.过程②中氧化性 C.该反应历程最终实现的分解转化 D.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6.2015年10月6日,中国浙江籍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分子直径)能溶解于乙醇、乙醚,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乙醇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分子直径比小,能透过半透膜 C.青蒿素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D.在乙醇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7.用下列并联装置探究物质导电性,接通电源观察装置中的灯泡是否变亮。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中灯泡不亮,说明固体硫酸钾中没有离子存在 B.乙中灯泡变亮,说明铁粉是电解质 C.丙中灯泡不亮,说明纯醋酸是非电解质 D.丁中灯泡变亮,说明氢氧化钙是电解质 8.分别将6滴饱和溶液滴入:①5 mL 20 ℃蒸馏水中;②5 mL沸水中并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③5 mL 20 ℃稀NaOH溶液中。下列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①<②<③ B.分散系稳定性:①>②>③ C.仅凭观察法就可将①②③三种分散系区别开来 D.向三种分散系中均加入足量酸化的溶液,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9.亚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时若将溶液换成盐酸,会发生反应: B.试剂A应选择一种安全、成本低的氧化剂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氧化性: 10.氯化钠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图a、b、c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b表示NaCl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电离 C.电解质均能在图b所示状态下导电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1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 B. C. D. 12.实验室可利用NaCl溶液和溶液制备胶体,也可以利用二者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图中圆的大小代表分散质粒子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散系Ⅰ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为1~100 nm B.制备分散系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分散系Ⅱ为浊液 D.分散系Ⅰ和分散系Ⅱ可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 1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HCl转化为(如图所示),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Ⅱ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C.反应Ⅰ和反应Ⅱ均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