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1037

八上第二章 第3节 压强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7805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3节,压强,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压强 考点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 (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①压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挤压。 ②压力的作用点: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作用点等效作用在接触面中心。 ③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2)压力和重力的辨析 压力 重力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产生原因 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挤压 地球的吸引 施力物体 对物体产生挤压的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受到挤压的物体 物体本身 大小 可<、=、>重力,也可能与重力无关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方向 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竖直向下 作用点 受力物体的接触面 重心 联系 只有当处于水平面且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时,物体对水平面压力大小、方向才跟重力的大小、方向相同,但尽管如此,压力仍不是重力,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压力 2.探索活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按照图甲所示将小凳子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②在小凳子上放上砝码,按照图乙所示将小凳子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③在小凳子上放上砝码,按照图丙所示将小凳子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分析与论证】 ①比较甲图和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大,乙图中的海绵的凹陷程度大,即乙图压力的作用效果比甲图的明显,故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比较乙图和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小,乙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即乙图压力的作用效果比丙图的明显,故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作压强。 (3)定义式:,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1Pa=1N/m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一块平放的砖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Pa;坦克履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Pa。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千帕(kPa)。 【说明】 ①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且竖直方向上不受其他力时,才有F=G。 ②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底面积。如图将一底面积为S的物体分别放置在面积为S 和S 的两个桌面上,两种情况下,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图甲中受力面积是S,图乙中受力面积是S ③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只有力的单位是牛,受力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才是帕。 典例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子、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甲、乙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子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子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丙所示.通过对图甲、丙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通过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小华前后两次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若图乙中小桌子对海棉的压强是 p乙,图丙中小桌子对木板的压强是 p丙 ,则 p乙  p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变式1:(2025七下·宁波期末)如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