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四年级下册 5. 琥 珀 科普文 琥珀是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或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其实琥珀和蜜蜡是一个东西。 透明的叫琥珀,半透明的状态的叫半蜜半珀。不透明的叫蜜蜡。 1.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故事里的主角?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3.琥珀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4.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整体感知 我们一起读课文,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请思考以下问题 带着问题,分析课文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约莫:大概、估计。 (第1自然段)作者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2自然段)故事发生的环境。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3自然段)松树是形成松脂球的第必要条件,并点出故事主人公之一。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4-5自然段)点出故事的第二个主人公。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这块琥珀是由一颗松脂球形成的,而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不断滴落。 6、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因为松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能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 (第6自然段)老松树渗出金黄的松脂。这正是琥珀形成的重要材料。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7自然段)“刚好、突然、一齐”这些词生动的写出了事情的巧合,事情的突然发生,促成了这块奇艺的琥珀的形成,也预示着这块琥珀的稀有和珍贵。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8自然段)描述了两只小苍蝇挣扎时的情形,言语中透出作者对它们的同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9自然段)写了松脂最后积成了松脂球。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10自然段)写了苍蝇和蜘蛛埋在松脂球里经历了极其漫长的时间。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11自然段)写了经过漫长的时间,地壳发生了变化,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课文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 (第1-12自然段)介绍了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天气炎热、老松树、小苍蝇和小蜘蛛、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 还需要形成化石,包括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地壳运动、海水淹没了那片松林、松脂球被掩埋在泥沙下面。这些条件合起来才应该是琥珀形成的条件。 琥珀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几万前:松脂球 地点 主角 事件 巩固与小结 松树林 苍蝇和 蜘蛛 蜘蛛要吃苍蝇,松脂滴落,包裹了两只小虫 课后小任务: 几万年后:琥珀 地点 主角 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