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语文园地二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学习用品之一拼音本,其封面上方是“拼音本”3个大字,下方是学校、班级、姓名3个方面的信息。借助拼音本的封面,既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识字,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拼音本上需要填写的信息,初步树立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 “用拼音”安排了两项内容。“读一读,读准声调”编排了4组音节,每组音节的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旨在引导学生准确辨认并读准声调。“比一比,读一读”把形近声母b-d、f-t 放在语境中进行辨析,引导学生借助图片拼读4个音节词,辨析容易混淆的声母。 “字词句运用”编排的是“读一读,连一连”活动,让学生将已学识字与对应的单韵母相连,旨在归类复习学过的9个字,体会识字和拼音相互促进的关系。 “日积月累”安排了《画》。《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以简洁易懂的语言描绘山水图景,通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四句,紧扣“画”的谜底展开描述。诗歌通过三组矛盾现象(远与近、有与无、来与去)形成悬念,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暗含对静态艺术与动态自然的对比思考。关于《画》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王维的作品集或《全唐诗》中都没有此诗,这一说法缺乏文献依据;一说是宋代僧人所作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佚名诗人所作。所以,我们不必在作者上纠结。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了一篇学生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讲故事,感受“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将劳动教育寓于生动的故事中。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 2.正确辨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 3.正确区分两组形近声母,认读相关音节词。 4.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 5.朗读、背诵《画》。 6.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 2.正确辨读形近声母,并能正确拼读声调不同的音节。 3.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 【教学难点】 1.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 2.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 2.正确区分两组形近声母,认读相关音节词。 3.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 4.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 【教学过程】 ◎用拼音:读准声调,拼读音节 (一)读准声调 1.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六个单韵母,小朋友们还记得它们吗?(aoeiuü)出示带调单韵母。学生自由读。开小火车认读,男女生赛读。 2.声母b、d、p、m想和带调单韵母交朋友,出示文中四组音节。你会拼吗? 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读。 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指名学生拼读,全班齐读。 3.拓展。 出示音节:lí-lǐ lú-lù lǘ-lǚ nǔ-nù dé-dè dǐ-dì dú-dǔ tí-tì tú-tǔ 同桌互相检查认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指名读。 (二)拼准音节 1.区分两对声母。 (1)在声母大家庭里,有几个字母长得很相似,你能分准吗?(出示字母b、d、f、t)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两对字母区分开的?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 ———b像数字6,d就是b反过来写。 ———f的柄朝上,t在下,往上跳。 (3)试着编个口诀来区分它们。 左手棒棒bbb,右手棒棒ddd。 手柄在上fff,手柄在下ttt。 引导学生边读口诀边做动作。 2.练习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